Workflow
雷军动情复盘小米造芯,“难以言说的焦虑,压力让人窒息”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于5年前进行战略反思 决定从互联网公司转型为硬核科技公司 并计划未来投入千亿元研发资金[3] - 公司引入大量人才并重组核心管理团队 12位高管中9位为新面孔 包括卢伟冰等[3] - 公司同时推进造车和芯片两大核心业务 将前十年积累的资源全部投入 面临巨大资金压力[10] 芯片研发历程 - 公司芯片业务始于2014年 2018年曾暂停SoC芯片研发但保留小芯片业务[3] - 2021年重启芯片项目 2022年因地缘政治等因素导致营收下降15% 为15年来首次下滑[4] - 2023年5月面临同行芯片团队解散困境 公司坚持推进项目 2024年5月获得3纳米芯片样品并一次性投片成功[9] - 2024年5月22日正式发布首款旗舰SoC玄戒O1 目前已应用于四款产品且供不应求 第二代产品将考虑车载应用[10][12] 技术突破与规划 - 玄戒O1芯片采用3纳米工艺 达到第一阵营技术水平 第二代产品XRingO2将继续采用3纳米工艺并保持旗舰定位[9][12] - 芯片研发每个项目需投入超500亿元 公司承诺至少持续十年投入五百亿元[3][4] - 芯片研发过程中曾面临超10亿元潜在损失风险 最终实现所有模块调通和系统点亮[9] 行业竞争环境 - 行业头部企业包括苹果 三星 华为 形成较高竞争壁垒[3] - 公司面临外部质疑包括"只会营销"、"组装厂"、"缺乏技术"等评价 通过技术投入重塑企业基因[3] - 2023年5月某手机厂商解散3000人芯片团队 行业整体面临研发压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