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在2025年云栖大会上发布七款新AI模型 提出超级AI云战略 明确通往超级人工智能的三阶段路径 并宣布激进投入计划 [1][2][3][4][5] 模型发布 - 旗舰模型Qwen3-Max预训练数据量达36T tokens 总参数超过万亿 在LMArena排行榜位列全球前三 [1][9] - 推出六款专项模型:Qwen3-Next架构训练成本降超90% Qwen3-VL具备视觉编程能力 Qwen3-Coder提升代码生成速度与质量 Qwen3-Omni支持多模态交互 通义万相2.5可生成音视频 通义百聆提供百种预制音色 [9] - 通义大模型开源超300个模型 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 衍生模型超17万个 [10] 战略方向 - 提出大模型为下一代操作系统 超级AI云为下一代计算机 将重构底层算力基础设施 [2] - 明确AI发展三阶段:智能涌现(当前阶段)→自主行动→自我迭代超越人类 [4] - 定位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目标成为"LLM时代的安卓" [12][15] 投入计划 - 三年内投入3800亿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 [3] - 2032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较2022年提升10倍 [3] - 预测未来五年全球AI累计投入超4万亿美元 [13] 市场表现 - 阿里云季度收入同比大涨26% AI相关收入连续8季度三位数增长 [1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 阿里云占比35.8%位列第一 [11] - 战略发布后阿里港股盘中大涨超9% 创2021年10月以来新高 [6] 技术生态 - 发布Agent开发框架ModelStudio-ADK 百炼平台模型日均调用量一年增长15倍 [11] - 采用全栈自研策略 覆盖算力基础设施 云计算 上层模型各层级 [14] - 行业进入系统级竞争阶段 模型调用从离线任务转向在线生产流程嵌入 [16]
吴泳铭的两个新判断 和加倍激进投入的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