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社:江城千年向水歌 潮声悠悠共和鸣
新华社·2025-09-25 03:10

武汉水域生态与城市发展 - 武汉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 拥有166个湖泊和165条河流 湿地面积达16.24万公顷 [3] - 长江干流武汉段水质连续5年稳定保持Ⅱ类 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10] - 两江四岸形成长80余公里 面积830多万平方米的滨水生态画卷 年接待游客突破5000万人次 [10] 生态保护措施与成效 - 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 完成1842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93家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 [10] - 完成390座码头清理 腾退岸线50公里 新增造林11.94万亩 新改建绿道48公里 [10] - 江豚在武汉双柳水域稳定形成二十五六头族群 并出现金口 天兴洲 双柳三个江豚种群 [1][15] 城市水文化特征 - 武汉因水形成"江城"城市符号 历史可追溯至3500年前依水而建的盘龙城 [3][4] - 城市空间格局体现人水共生智慧 存在大量以"墩""堤"命名的地址和街道 [7] - 渡江节已举办50届 成为融合体育竞技与城市文化基因的重要活动 [12][13] 绿色经济发展 - "十四五"期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超10% 绿色环保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15] - "武碳江湖"微信小程序用户数突破183万 推动"双碳"目标融入市民生活 [15] - 通过生态修复与文化传承实现保护与发展相互促进 形成可复制实践模式 [14][15] 国际交流与合作 - 2025"大河对话"论坛在武汉举办 聚焦全球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议题 [13] - 吸引全球政界 学界 智库及国际组织代表参与文明传承与生态保护对话 [13] - 英国参与者反馈长江水质显著改善 肯定武汉作为大河流域城市的治理成效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