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市场化原则 多路径促进联农带农机制走向“共赢”
金融时报·2025-09-25 02:37
"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是近日刚刚开启的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题。"丰收"不仅是指粮食 等农产品产量上的丰收,也体现出农民收益增加、产业发展质量提升以及农业产业链上主体的共赢,从 而向着实现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迈进。 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要求,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将联农带农作为政策倾斜的重要依 据。基于上述政策要求,让农民增收得到保障,就需要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能力。换言 之,只有在产业链上下游都可以获益的前提下,联农带农机制才具备可持续性。实现产业链上主体的共 赢的前提是,保障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的收益,这就需要各方协同创新,遵循市场化原则,建立可 持续发展联农带农机制,形成健康完善的农业产业发展生态。 如何促进联农带农机制实现"共赢"?从联农带农的收益连接方式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实践中 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联农带农模式。在种植和养殖领域,直接收购、订单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流转 与股份合作等模式较为常见;在农文旅领域,主要采取通过龙头企业项目开发,带动当地农产品高附加 值销售以及个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