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丰富产品货架 承接全球资金多元化配置需求

外资对中国资产配置逻辑转变 - 全球资金多元化配置需求活跃叠加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 驱动外资对中国资产投资逻辑从不能投转向不能不投 [1] - 外资对中国资产投资逻辑正从ABC(Anything But China)向BC(Buy China)转变 态度从中国资产不能投变成中国资产不能不投 [2] - 外资从2024年9月政策驱动下的被动进场逐步转向2025年基于基本面研究的主动加仓 [3] 港股市场表现与外资回流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新股融资额达1094亿港元 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 [1] - 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2402亿港元 同比上升118% 较2023年1000亿港元和2024年1300亿港元大幅提升 [1][3] - 外资成交量占比约七成 外资回流推动港股交易量大幅提升 [3] - 以国内某大型企业IPO发行为例 外资认购比例达7-8成 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长线资金积极参与 [2] 港交所制度创新与上市储备 - 上市科正处理超过200家企业上市申请 其中科技企业占比近半 IPO企业储备管线充足 [1] - 推出18A章节允许无营业收入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18C章节允许尚未商业化特专科技企业上市 [4] - 18C已迎来3家上市公司 还有10余家企业递交上市申请 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4] - 制度创新匹配特专科技企业早期融资需求与长线投资者需求 转化为市场活力 [4][5]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的核心因素 - 中国政策稳定性和科技创新进步吸引国际长线资金大规模涌入 [1] - DeepSeek促使国际投资者重新研究审视中国资产投资价值并挖掘优质标的 [2] - 中国供应链可能永远无法被完全替代 供应链转移非几年内能完成 [3] - 中国十四五规划等政策确定性更契合长线投资需求 [3] 互联互通与产品拓展 - 在北向互换通下增加以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合约 [1] - 先A后H企业在A股成交量从年初至今平均提升约15% 形成两地上市良性循环格局 [5] - 未来ETF债券等产品将越来越多纳入沪深港通 正在推进REITs港股人民币柜台纳入 [6] - 港交所将优化货架产品 补全FICC领域短板 打造更全面资产配置平台 [5] 港股市场定位与发展战略 - 港股提供一批龙头企业与高潜力公司 成为外资配置优质选择 [2] - 港交所优势在于允许潜力十足初创企业上市 通过再融资等资本工具助力企业成长 [3] - 港交所将扮演超级联系人角色 持续优化制度促进互联互通 [5] - 保持制度包容性与市场开放性 具备孕育巨头的土壤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