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控制权变更 - 海鲸药业拟以不超过10.33亿元认购盟科药业发行的1.64亿股普通股 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达20% 成为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张现涛 [1][3] - 此次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公司日常研发与经营投入 将显著增加现金流 [1][3] - 交易前盟科药业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3]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公告披露后次日(9月23日)公司股价收获20%涨停 收盘报9.71元/股 单日成交金额达10.1亿元 换手率20.43% 总市值升至63.66亿元 [3] - 市场观点认为股价涨停反映投资者对新实控人持乐观态度 [3] 交易方背景与协同效应 - 海鲸药业成立于1991年 业务以制药为主 涵盖药学研究与CDMO服务 具备原料药开发与生产能力 [4] - 盟科药业目前无自产能力 全部产品委托华海药业代工 生产工艺研发主要通过委外实施 [4] - 公司表示产业投资人在原料药开发和CDMO领域的经验可提升研发水平 降低生产成本 补足全产业链能力短板 [5] 财务状况与融资需求 - 公司尚未实现盈利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48亿元、0.91亿元、1.3亿元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2亿元、4.21亿元、4.41亿元 [6] -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货币资金余额2.69亿元 当期研发费用达1.16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 [6] - 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 从2022年18.91%升至2024年48.3% 2024年上半年末进一步升至59.45% [6] 战略规划与收入目标 - 公司计划通过本次融资强化抗耐药菌领域领先地位 加速核心产品注射剂型上市 拓展适应症并提升商业化能力 [7] - 设定了2026-2028年产品销售收入目标分别为2.6亿元、3.88亿元和6亿元 [7] 董事会分歧与反对意见 - 董事赵雅超对交易投反对票 理由包括:未充分比较其他潜在投资者(含多家抗感染领域企业) 无法保证交易公平性 [8] - 质疑海鲸药业在抗感染领域缺乏直接经验 主营业务集中于非专利药 协同效应不足 [8] - 认为募集资金使用计划过于宽泛 未体现具体战略规划和金额合理性 [8] - 公司回应称已与多方进行洽谈 综合评估资金实力、战略方案等因素后认为海鲸药业最符合股东利益 [8] 行业专家观点 - 专家指出选择抗感染领域投资者可能带来更好业务协同 但海鲸药业在销售渠道和生产能力方面具独特优势 [9] - 强调需充分比较潜在投资者以确保交易公平性 保障全体股东利益 [9]
盟科药业10亿定增易主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