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与资本运作 - 北京君正成立于2005年 总部位于北京 采用Fabless模式 为汽车电子、工业医疗、AIoT及智能安防市场提供计算芯片、存储芯片和模拟芯片[1] - 公司已在A股上市13年 截至9月22日收盘A股总市值达394.2亿元 现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启动"A+H"双资本平台冲刺 拟通过港股上市筹集资金用于业务增长与扩张、拓宽融资渠道并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1] - 创始人刘强持股8.39% 身价达33亿元 是中国嵌入式处理器开拓者之一 曾带领团队开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32位嵌入式处理器核XBurst[5] 业务发展历程与技术积累 - 早期凭借高性能低功耗嵌入式处理器芯片占领教育电子市场 为好记星、步步高、诺亚舟等五大品牌提供芯片[5] - 2007年底推出国内首款支持RMVB视频格式解码芯片 被爱国者、昂达等数码厂商采用 奠定PMP领域核心芯片供应商地位[6][7] - 2019年通过收购北京矽成(控股美国ISSI存储)获得存储芯片、模拟芯片产品线 切入汽车、工业市场 形成"计算+存储+模拟"三大芯片方向[7] - 芯片产品累计出货量达27亿颗 其中汽车电子芯片累计出货量10亿颗[7] 市场地位与全球布局 - 按2024年收入计 在电池类IP-CamSoC及车规级SRAM领域排名全球第一 在SRAM领域排名全球第二[7] - 产品销往亚洲、美洲及欧洲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收入占比均超过八成[8] - 存储芯片是主要营收来源 2025年上半年收入比重超过60% 2022年比重曾达74.9%[7]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2-2024年总收入从54.12亿元下滑至42.13亿元 净利润从7.79亿元腰斩至3.64亿元[12][1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2.49亿元同比小幅回升 毛利率在周期变化中保持稳定 2022-2024年分别为33.4%、35.5%、35.0% 2025年上半年为34.2%[13] - 存储芯片业务2022至2024年收入大幅下滑36% 平均售价从7.1元跌至5.4元 但计算芯片业务同期收入增幅达41.6% 销量翻一番[13] 研发投入与行业特性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6.42亿元、7.08亿元、6.81亿元 占收入比11.9%、15.6%、16.2% 2025年上半年为3.48亿元占比15.5%[14] - 半导体行业具有明显周期性 2022年进入低迷期持续至2024年第一季度 2024年第二季度起市场复苏呈现渐进式且不均衡[12] 股东结构与战略合作 - 股东及高管自2022年起多次减持股份 2025年7-9月大股东北京屹唐盛芯减持482.54万股套现近4亿元[16] - 2022年5月韦尔股份拟以不超过40亿元增持北京君正股票 累计持股不超过10.38% 旨在加强业务战略合作[16] - 豪威集团创始人虞仁荣现任北京君正非执行董事 产品线互补性明显 车载领域合作前景广阔[17]
60后北京老板卖芯片,身价33亿元,冲刺港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