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汾酒通过五年系统性构建"从田间到舌尖"透明化品质溯源体系 重塑行业与消费者信任关系 为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方案 [1][4][14] 原粮基地布局与规模 - 公司自2009年将原粮基地建设纳入战略 已建立总面积超140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 [5] - 基地横跨北纬36°-45°黄金种植地理带 覆盖黄河流域 松辽平原 祁连山 科尔沁草原 河西走廊及张北草原等多地 [4][5] - 采用"土地一备案+五统一"管理模式 实现产地 品种 种植到收储全程可控 [5] 育种与科技赋能 - 联合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机构培育专用品种 包括汾酒1号/2号/3号/9号高粱 汾粱30 汾麦30 汾酒高粱26 汾酒大麦1号等 [8] - 2022年签发《汾酒产品质量监控总图》 覆盖7大板块 124环节 297个质量控制节点 3259个参数 成为行业首个系统化 参数化 可视化全链质控标准 [8] - 食品安全指标远超国际标准 获专家评价为"最安全"白酒品牌 [9] 品质溯源与社会责任 - 连续五年开展"走进汾酒第一车间"活动 邀请媒体 消费者及专家深入原粮基地 构建透明可信任的品质IP [12] - 通过订单农业 保护价收购 科技帮扶等机制带动超10万农户增收 培训农业技术人员超5000人次 [12] - 原粮基地兼具"第一车间"与"共富车间"属性 实现企业发展与农民致富双赢 [12][13] 行业地位与影响 - 白酒行业进入"长期不缺酒 长期缺好酒"时代 公司通过原粮基地建设回应市场品质需求 [5] - 构建的品质溯源体系为行业树立全新标杆 提供高质量发展范式 [8][14] - 公司标签从1987年"出口量最高 名酒率最高 成本最低 得奖最多"演进为现今"最干净 最纯正 最健康 最文化 最安全" [9]
五年坚持,成就不可复制的“汾酒品质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