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微观察 如何推动“人工智能+”?促应用、强基础、优环境
人民网·2025-09-20 06:09
产业发展战略 - 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丰富场景优势,建立以用促研的产学研用金一体的创新生态 [1][2] - 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作为重点行动之一,为技术落地按下加速键 [1] - 需要以用促研、不断迭代,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同时保持耐心夯实基础 [2] 应用牵引与生态构建 - 强化应用牵引,加快将企业、大学、机构实验室研发的算法模型转化为服务和产品,推动人工智能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 - 统筹推动各领域各主体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建设一批中试基地,开展各类应用示范 [2] - 加快完善人工智能的制度标准、测试体系,建立健全数据治理服务能力和安全防护相关标准 [2] 基础支撑能力建设 - 支持人工智能芯片攻坚与软件生态培育,加快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技术突破和工程创新,降低智算使用成本 [1][3] - 完善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数据产权制度,促进数据开放使用,支持发展AI标注合成技术,加强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3] - 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支持多路径技术探索和模型基础架构原始创新 [3] 创新环境与人才资金支持 - 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加大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超常规构建顶尖人才培养新模式 [1][3] - 加大财政资金对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应用项目支持力度,培育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战略资本 [3] - 支持青年科技人员在国家重大项目中挑大梁,支持企业规范使用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方式引才用才留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