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监管局提示:警惕“职业背债”等六种非法贷款中介陷阱
北京商报·2025-09-19 03:17
北京商报讯(记者孟凡霞实习记者周义力)9月19日,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消费者风险提示称,近年来, 非法贷款中介乱象已成为金融领域"黑灰产"的主要表现之一。非法贷款中介通过虚假承诺、违法包装、 恶意垒债等手段,不仅侵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高融资成本,而且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加大 金融风险隐患。北京金融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远离非法贷款中介,珍惜个人信用,不轻信、不盲 从,避免因小失大。 谨防虚假宣传。广大消费者切勿盲目相信陌生来电、短信、广告传单、社交平台等渠道推送的"债务重 组""债务优化""免抵押担保"等非法贷款中介信息,避免陷入相关陷阱。 根据风险提示,非法贷款中介乱象典型陷阱主要有以下六种:一是合同误导骗签字。非法贷款中介在与 消费者签署合同时,故意遮挡或隐瞒对消费者不利的条款,误导消费者签署合同,或故意不填写贷款费 率、还款日期等关键信息,诱导消费者签字,待正式合同盖章完毕,消费者才发现费率、还款日期等信 息与面谈时不一致。 二是低息引诱骗钱财。非法贷款中介首先抛出年化利率约为2%、3%的低息产品吸引消费者,然后在办 理过程中以消费者征信资质不足、需要"包装运作"为借口,或编造担保费、沟通费等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