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展期到削债,出险房企债务重组加速
北京商报·2025-09-18 08:21

行业债务重组进展 - 出险房企债务重组呈加速态势 9月以来旭辉控股 佳兆业 富力地产等多家企业取得关键性进展 [1][3] - 截至2025年8月20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重整获批 化债总规模超过1.2万亿元 [1][6] - 77家房企发生债务违约 约60家公布重组进展 其中20家方案获批 [6] 企业具体重组方案 - 旭辉控股7笔境内债整体重组方案获表决通过 涉及金额100.6亿元 现金兑付比例提升至20% 以资抵债兑付率提高至40% 留债展期缩短至7-8年 [1][2][3] - 佳兆业境外债务重组方案正式生效 发行133.72亿美元新票据与强制可换股债券 实现约86亿美元债务削减 债务期限平均展期五年 2027年底前无刚性还本压力 [1][3] - 富力地产推出境内债券重组方案 包含现金购回 以物抵债 应收账款信托份额抵债等多种方式 [2][3] 化债路径特征 - 债转股成为多数企业首选方式 龙光集团 碧桂园 融创等多次采用该模式 [5] - 现金回购 债务展期 资产处置等方式广泛应用 形成多元化化债路径 [5] - 金科股份通过司法重整用26亿元撬动1470亿元债务清零 完成全国首例千亿级房企司法重整 [7] 金融机构支持措施 - 头部资管机构通过纾困平台批量处置不良资产 2022-2024年信达资产等机构推动152个房地产纾困项目 带动3220亿元资产盘活 [8] - 公募REITs成为降杠杆关键工具 通过资产证券化实现真实出售 推动行业向轻资产运营转型 [8] - 商业银行房地产白名单贷款规模持续扩容 截至2025年1月22日贷款金额达5.6万亿元 较2024年底增加5700亿元 [8] 市场影响与行业意义 - 化债成功减少市场不确定性 稳定购房者预期 促进交易活跃度 改善供需关系 [4] - 1.2万亿元化债规模对行业债务压力有阶段性缓解作用 代表化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7] - 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8月达5.73亿平方米 同比下降4.7% 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13.3个百分点 销售额5.5万亿元 同比下降7.3% 降幅收窄16.3个百分点 [9] 完成重组企业案例 - 完成境内及境外债重组的企业包括融创中国 富力 奥园 远洋 时代中国 龙光 [7] - 融创中国2023年及2025年分别化解境内债务160亿元及154亿元 境外债务化债规模分别为90.48亿美元及95.5亿美元 [7] - 完成境外债重组企业有中梁 当代 境外债重组获批企业包括旭辉 佳兆业 金轮天地 禹洲地产 世茂 绿地 碧桂园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