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夏基金李一梅:加快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指数化投资迎来里程碑之年
新浪基金·2025-09-17 01:38

政策支持与市场发展 - 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新"国九条" 明确提出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 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1] - 2025年5月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实施股票ETF快速注册机制[1] - 2025年ETF数量突破千只 管理规模超5万亿元 指数化投资规模超越主动投资[1] 市场地位与全球比较 - 中国ETF资产管理规模在7月达6810亿美元 超越日本(6680亿美元)成为亚洲最大ETF市场[2] - 产品审批加快促进散户对长期、低成本、流动性强ETF产品的认可[2] - 中国在亚太地区ETF的资产管理规模、资金流、流动性和产品供应方面均可能创下新纪录[2] 发展机遇 - 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升级使ETF成为主要配置工具 凭借费率低、流动性好、风险分散、持仓透明度高等特点[3] - 中长期资金入市大力推进 带来可观增量支持 ETF作为一揽子股票组合具有持仓透明、分散投资、交易便利等优势[3] - 全球资产配置变革与中国资产重估推动跨境ETF跃升为全球资本重新定价中国资产的"投票器" 催生万亿级新蓝海[4] - AI技术促进指数编制"智能进化" 提升ETF管理效能 驱动"智慧投顾"与ETF深度融合[4] 行业挑战与转型方向 - 境内指数化投资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投资者认知不足、生态体系待完善等痛点[6] - 需要实现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转型 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突破"[6] - 证监会2025年发布《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提出丰富产品体系、优化发展生态等措施[6] 高质量发展核心原则 - 坚持创新驱动 引导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 例如跟踪科创50等指数的ETF产品引导超千亿资金流向硬科技领域[7] - 坚持以投资者为中心 通过低成本、透明化、精准服务将ETF工具属性与投资者财富目标深度绑定[7] - 坚持行业共生共赢 需要监管机构、公募基金、银行、券商等机构深度合作 推动指数化投资向"资产配置中枢"升级[8] 产品力建设 - 指数化投资需在指数设计、产品创设等环节注入主动价值 通过Smart Beta、增强策略等实现超额收益[9] - 推动ETF创新向多资产类别发展 提供更多债券ETF、商品ETF、REITs ETF等满足差异化需求[9] - 学习海外创新经验 研究开发主动管理ETF、衍生品策略ETF、大类资产轮动策略ETF等产品[9] 服务力提升 - 从"工具供给"转向"解决方案" 提供"产品+策略+服务"的一体化方案[11] - 推出"ETF+"组合策略 以宽基ETF为核心 行业或主题ETF为卫星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11] - 需要专业的产品研究、丰富的衍生工具、多元的交易策略、完善的做市服务等生态圈要素协同[12] 数智力构建 - ETF竞争将聚焦数据能力与生态效率 需深度融合前沿技术与业务全链条[13] - 通过机器学习优化指数策略 利用大数据分析实时解析政策动态 缩短投研响应周期[13] - 通过算法交易与智能风控系统降低跟踪误差 实现组合配置动态优化和风险敞口实时监控[13] 公司实践案例 - 华夏基金构建"指数研究+指数服务+指数策略"能力体系 升级指数研究体系发现和创设资产[14] - 打造多部门协同、体系化的指数服务体系 借助金融科技构建投资者触达矩阵[14] - 开发多种"投顾化"指数化投资策略 推出一站式指数服务平台"红色火箭"及"LetfGo"服务[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