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三样”释放出口新动能 锂电池领跑

外贸总体表现 - 前8月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6832亿元 同比增长2.5% 规模居全国第八位[1] - 出口额4100.5亿元 同比增长5.3% 历史同期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1] - 进口额2731.5亿元 同比下降1.5%[1] 新兴产品出口动能 - "新三样"产品(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额201.1亿元 同比增长77.6%[2] - 光伏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77.8%[2] - 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同比增长1170.9%[2] 传统优势产业 - 集成电路进出口规模超2000亿元[2] - 电脑及零部件进出口规模超1200亿元[2] 进口商品结构 - 消费品进口128.1亿元 同比增长7.8%[2] - 鲜虾进口同比增长175.9%[2] - 冰鲜三文鱼进口同比增长17%[2] 外贸主体发展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超8500家 同比增加9.2%[3] - 高级认证企业(AEO)进出口3326.2亿元 同比增长9.8% 占整体外贸比重48.7%[3] 区域外贸表现 - 成都进出口5669.8亿元 同比增长4.9% 拉动全省外贸增长4个百分点[3] - 绵阳/内江/自贡等7个市州进出口额实现两位数或以上增长[3] 产业链建设 - 宜宾锂电产业形成全产业链生态圈 全国每7块锂离子动力电池有1块产自宜宾[3] - 宁德时代在宜宾总投资640亿元 年产能达180吉瓦时 带动120余个产业链项目集聚[3] 企业出海策略 - 通威与波兰签署100MW组件年度框架协议 海外销量实现翻倍增长[2] - 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制造能力向全球能力转变 形成多元化国际拓展策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