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二个5万亿城市,要来了
虎嗅·2025-09-16 03:57

北京和上海GDP突破5万亿的意义 - 北京GDP预计在2025年末达到5万亿元 成为全国第二个5万亿城市 与深圳 广州和香港等城市拉开差距 [2][3] - 全球GDP超过5万亿元(约7000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仅有20多个 北京和上海的经济规模超过瑞典 比利时和泰国等国家 实现"富可敌国" [4][5] - 中国内地GDP超过5万亿元的省份只有11个 北京和上海的经济总量已超过近三分之二的省份 [6] - 北京和上海作为省级直辖市 是万亿GDP城市俱乐部的领头羊 中国内地目前有27个万亿GDP城市 未来几年有望扩容到30个 [7][8] - 当北京和上海联袂跻身5万亿 GDP10强城市将集体站上2万亿 这是新的竞争起点 [12] 京沪与广深GDP差距拉大的原因 - 过去20多年京沪GDP一直稳居前二 但对广深的领先优势在两次经济普查期间由于统计口径调整而放大 [13][15] - 2018年第四次经济普查中 研发投入计入GDP 上海GDP调增3332亿元 北京调增2786亿元 上修幅度接近10% [16][17] - 2023年第五次经济普查中 自有住房以"虚拟租金"形式计入GDP 数字经济纳入普查 上海GDP调增4185亿元 北京调增3593亿元 上修幅度超过所有省份 [18][19] - 两次经济普查直接给京沪一次性增加6000亿至7000亿元的增量 而广深只有1000亿元左右 差距就此拉大 [20] 各城市国家定位和核心功能对比 - 北京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 文化中心 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27][29] - 上海定位为国际经济 金融 贸易 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 [28][29] - 广州定位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际商贸中心 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综合性门户 [29] - 深圳定位为经济特区 国家创新型城市 全国性经济中心 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对外开放门户 [29] - 重庆定位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西部科技创新中心 [29] - 苏州定位为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29] - 成都定位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西部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29] - 杭州定位为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29] - 武汉定位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部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29] - 南京定位为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东部产业创新中心 [29] 各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和优势 - 北京拥有最多的互联网企业 最强的科研团队 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抢得先机 金融业增加值超过8000亿元 与上海处于同一水平 [36][37] - 上海以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为支柱 是大飞机和造船业等大国重器的中心 拥有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 [40] - 深圳是少有的集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为一体的城市 新一代信息技术占工业半壁江山 已拿下工业 出口 市场主体和企业研发投入第一大市之位 [41][43] - 广州以汽车 电子和石化为传统支柱 低空经济 无人驾驶 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正在发力 城市功能更为综合 二三产业相对均衡 [44][45] - 深圳金融业GDP为4700亿元 广州金融业GDP为3000亿元 [38] 广深追赶京沪的潜力和挑战 - 2000年至今深圳与上海GDP之比从45%提高到68% 达到北京GDP的74% [23] - 短期来看广深GDP很难追上京沪 与北京之间还差了一个东莞的体量 [24] - 差距拉大的原因包括行政级别 国家定位的悬殊 以及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的差异 [25][32] - 京沪地位相对超然 一个政治文化中心 一个经济金融中心 几乎所有重大战略和重大政策都难以绕开 [33] - 广深早年的先行先试权已不复存在 更多要靠自力更生 在市场竞争中拼搏 [34] -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下 人工智能 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大产业正在崛起 这些产业将决定未来胜负 是广深不能错过的机遇 [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