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大模型系统化创新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向实
新浪财经·2025-09-16 00:02

人工智能+行动政策框架 - 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系统推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明确六大重点行动和八大基础支撑能力[1] - 政策标志着人工智能发展进入体系化推进新阶段 旨在将产业规模、数据资源、应用场景优势转化为国家智能优势[1] - 实施核心为系统化创新 通过科技、产业与机制三重创新协同 重点突破产业大模型、科学大模型、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1] 科学大模型创新 - 政策将"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列为首位 强调夯实科学基础以把握技术突破和全球竞争主动权[2] - 科学大模型在蛋白质结构预测、天体物理模拟、新材料发现等领域展现颠覆性潜力 可加速从假设提出到实验验证的全过程[2] - 建议支持重大科学问题的大模型研发与开放平台建设 推动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共建科学智能基础设施 注重跨模态推理能力[2] 产业大模型应用 - 人工智能技术从通用大模型向产业大模型纵深演进 通过行业数据预训练和领域知识嵌入提升对复杂业务场景的认知能力[3] - 在研发环节加速技术洞察和知识发现 在生产环节实现智能质检、工艺优化和设备预测性维护[3] - 政策明确推动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研发、工程实现、产品落地一体化协同 在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领域压缩研发周期[3] - 建议构建行业知识增强的大模型体系 开发垂直领域模型优化工具链 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协同创新机制[4] 低空经济与具身智能 - 低空经济和具身智能作为重要突破口 代表技术应用前沿方向 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和塑造发展新动能的关键领域[5] - 低空大模型融合地理信息、气象数据、飞行规则等领域知识 为飞行器提供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和风险预警能力[6] - 具身智能大模型融合视觉、语言、动作等多模态信息 实现智能体对物理场景的深度理解和任务执行[6] - 重点突破具身决策大模型和人机协作大模型 在工业检测、家庭服务、医疗康复等场景开展应用示范[6] 创新生态体系建设 - 强化基础研究与智能基座建设 推进科学大模型、通用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等方向的大模型研发[7] - 支持建设国家级AI大平台与开源社区 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构建协同研发环境[7] - 推动大模型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社会科学等深度融合 打造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领域大模型[7] - 完善覆盖大模型全生命周期的标准、伦理与治理体系 推进低空经济、自动驾驶、医疗AI等敏感领域的合规应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