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贝致歉并启动整改 罗永浩放弃起诉贾国龙 预制菜争议谁之过?律师拆解“五大焦点”所在
北京商报·2025-09-15 14:09

西贝事件与经营调整 - 西贝因预制菜争议导致门店客流断崖式下滑 9月10日、11日营业额分别减少100万元 9月12日预计损失200-300万元[5] - 公司宣布整改措施:2025年10月1日前全国门店完成9项调整 包括儿童餐牛肉饼改为门店现做 烤羊肉串改为现切现串现烤 手撕椒麻鸡改为生鸡现煮[3] - 开放全国370家门店后厨自证清白 但被曝光部分菜品存在隔夜情况 儿童餐使用的冷冻西兰花保质期达两年[11] 预制菜行业争议焦点 - 行业缺乏权威国家标准 目前仅有团体标准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征求意见[17] - 消费者与企业对预制菜认知存在显著偏差 消费者认为预制菜代表低质廉价 而企业视作降本增效工具[14] - 餐饮企业公示预制菜存在实操难度 主要困难在于预制程度难以界定 例如腊肉炒蒜苔中的腊肉属于预制原料[9] 行业规范与发展趋势 - 六部委联合规定预制菜不得添加防腐剂 中央厨房制作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净菜类食品属于食用农产品[13] - 行业乱象包括使用劣质食材 加工环境差 冷链保障不足 信息不透明等问题 根源在于准入门槛低和标准缺失[15] - 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持续扩张 未来将向高品质 营养健康方向升级 科技应用将提升产品保鲜度与安全性[15] 消费者权益与法律边界 - 法律界认为在国家标准未强制要求前 餐厅使用预制菜无需提前告知 但若宣称新鲜现做则属虚假宣传[18] - 名人批评企业若内容失实可能构成名誉权侵权 企业公布名人消费细节可能侵犯隐私权及构成不正当竞争[19][20] - 行业需建立企业 监管部门 消费者三方协同机制 通过完善标准 加强生产管理 推动信息透明化实现可持续发展[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