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定义与行业标准 - 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2024年3月通知首次明确预制菜定义 规定不允许添加防腐剂 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可直接食用的凉拌菜及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1] - 新定义对预制菜概念做"减法" 将预制菜与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划分边界 防范商家蹭流量扰乱市场行为[1] - 现行标准下中央厨房配送餐食不属于预制菜 与消费者"带包装预加工食品即预制菜"的普遍认知存在差异[1] 消费者知情权与明示实践 - 消费者不抵触餐厅使用预制菜但要求商家"亮明身份" 保障知情权和选择权[1] - 多地推进预制菜明示实践:广东省2025年4月施行《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规定产品名称标示"预制菜"并标注原料投料量或含量 上海市计划在部分餐饮企业试点后全市推广 湖南省研究合理告知方式并通过行业协会自律推广[1] - 目前明示非强制要求 商家因担心消费者反感普遍意愿较低 且缺乏快速检测手段和具体管理条例使监管难度大[1] 食品安全与添加剂监管 - 预制菜不允许使用防腐剂 通过冷冻、冷藏贮存和杀菌处理无需防腐剂技术 正规企业使用速冻锁鲜、惰性气体包装等物理保鲜技术并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1][3] - 预包装食品添加剂使用有严格规范 部分企业为满足"重口味"添加增味剂增香剂 或因灭菌冷链把控不严增加细菌风险[3] - 菜品健康营养关键取决于食材本身及制作流程规范 现炒菜肴同样存在高温致癌物或食材不新鲜产生亚硝酸盐等风险[3] 行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 2023年预制菜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明确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近两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3] - 美国日本等市场预制菜渗透率达60%以上 建议加快制定统一国家标准 规范生产运输全流程安全要求 鼓励速冻锁鲜、冷链运输等技术创新[3] - 国家卫健委牵头的预制菜国家标准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行业将配合完善标准体系特别是餐饮标识指引 同时加强生产许可管理、监督抽检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3]
新华视点丨关于预制菜,必须厘清的几个问题
新华社·2025-09-15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