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板指年内表现 - 截至9月12日收盘创业板指年内涨幅达41% 其中6月23日行情启动以来累计上涨50% 较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高出近33个百分点 [1] - 创业板指市盈率TTM近10年分位数为40% 显著低于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500、科创综指等宽基指数 [1] - 科创综指年内涨幅43.66% 中证500涨幅24.84% 中证1000涨幅24.59% 中证2000涨幅32.61% 沪深300涨幅14.92% 上证指数涨幅15.48% [2] 行业结构与权重贡献 - 电力设备为创业板第一大权重行业占比29.62% 通信占比9.38% 电子占比13.94% 计算机占比7.75% 非银金融占比8.28% 医药生物占比12.26% [6] - 6月23日至9月5日电力设备行业对创业板指涨幅贡献度达32% 通信行业贡献度32% 电子行业贡献度13% 三大行业合计贡献度达78% [6] - 电力设备受益于反内卷政策与固态电池利好 通信成分股包含明星个股 电子板块受益于国产替代与消费电子需求 [6][9] 行情驱动因素 - 行情启动源于低估值洼地叠加政策预期与技术革新驱动的资金轮动 市场风险偏好变化及资金轮动成为关键催化剂 [3][4] - 政策与流动性支持包括国内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持续宽松 海外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 全球流动性环境改善 [5] - 企业积极控产能促价格反弹 市场预期基本面拐点临近 新能源板块因产能过剩持续回调后预期扭转 [4][5] 细分行业机会 - 电力设备行业成分股预估利润增速54% 近5年分位数48% 驱动因素包括固态电池技术突破与储能高景气 [9] - 医药生物行业成分股预估利润增速53% 近5年分位数49% 驱动因素包括创新药与CXO发展 [9] - 非银金融行业成分股预估利润增速23% 近5年分位数60% 成分股未破新高有望补涨 [9] - 计算机行业成分股预估利润增速102% 近5年分位数54% 受益AI应用端爆发且分位低于算力基建 [9] 后市展望与投资主线 - 行情持续性需等待基本面兑现 包括AI应用端扩散、国产算力与芯片制造突破、新能源去产能政策落地 [7] - 科技自立与反内卷政策推动新兴产业打开空间 过剩行业通过市场化出清重塑格局 [7] - 核心投资主线包括全年科技趋势AI产业浪潮、反内卷赛道政策落地与价格传导、红利类资产无风险利率低位配置价值 [10] - 电子板块结构性机会包括上游芯片制造国产替代加速与下游消费电子换机需求及AI终端渗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