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创新与市场发展 - 中国期货市场已上市期货及期权品种达157个 覆盖农产品 金属 能源 化工 建材 航运 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 [1] - 2025年9月10日全球首个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挂牌交易 6月10日推出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1] -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聚氯乙烯 聚丙烯月均价期货获证监会注册 将成为境内商品期货市场首批月均价期货 [2] - 广州期货交易所就铂 钯期货和期权合约公开征求意见 新能源期货家族有望扩容 [2]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的境内期货和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0个以上 [3] - 工业品在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中占比超六成 [3] 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 - 创新品种填补传统商品期货市场空白 拓展服务边界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2] - 指数类和服务类期货工具为产业客户提供对冲市场风险工具 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产品 [2] - 战略期货品种增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能力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与安全 推动战略产业升级发展 [3] - 期货市场通过"商储无忧"保障粮食安全 "保险+期货"助农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3] - 航运 新能源 文化类企业获得更多元化风险管理工具 [4] 政策支持与国际化发展 -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供顶层指引和制度保障 [6] - 期货市场国际化品种不断增多 覆盖能源 金属 农产品 航运等领域 期货公司外企股比限制取消 多家公司实现100%外资持股 [6] -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特征显著增强 波动率向主流货币水平靠拢 企业非美元多币种避险需求凸显 [7] - 境内外汇衍生品市场已构建涵盖远期 掉期 货币互换及期权的多层次产品体系 [7] 国际经验与发展方向 - 欧盟碳排放权EUA期货日均成交超过20亿美元 成为全球最大碳衍生品市场 [8] - 美国推出比特币期货推动全球数字货币规范化 小型化股指期货如E-mini500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市场效率 [8] - 海外市场建立"行为监管+算法透明+风险隔离"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应对量化交易和高频交易 [8] - 建议布局绿色电力期货 碳排放权期货 丰富稀土 新能源 新材料及数字经济领域期货品种 [9] - 期待推出氢能 储能 稀土 铂族金属 半导体材料等相关衍生品工具 [9] 外汇期货与机制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2] - 建议适当缩小合约规模降低中小投资者交易门槛 灵活设定风控措施 完善保证金梯度制度 [10] - 需强化功能监管 借助科技手段为风控措施赋能 平衡创新发展与风险监管 [10]
期货品种上新加速 筑牢风险防护网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证券报·2025-09-12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