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罗永浩与西贝之争背后,“何为预制菜”仍需形成共识
新浪财经·2025-09-12 11:25
行业标准与认知分歧 - 预制菜定义在商家、消费者和监管标准层面存在显著分歧 商家依据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通知》认为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属于预制菜 而消费者普遍认为中央厨房、食品工厂出品的菜品均属预制菜[1][2] - 行业实践与消费者认知差异主要体现在:商家将净菜、主食和中央厨房菜肴排除在预制菜范围外 而消费者认为非预制菜需满足食材处理与烹饪一次性完成且出品需有"锅气"[2][3] - 现行《通知》仅为大纲性释义 缺乏对中央厨房及食品工厂出品属性的细化标准 需进一步补充明确以形成共识[3] 企业争议事件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公开表示"西贝门店没有一道是预制菜" 并开放后厨及上线"罗永浩菜单"回应争议[1] - 接近罗永浩人士指控西贝中央厨房部分菜品采购自工厂预制菜 并奖励10万元公开征集使用预制菜证据[1] - 双方争议焦点在于顾客感知的"预制味"与商家宣称的"现做菜"之间存在认知错位[1] 消费者权益与法律合规 - 商家未明确标注使用预制菜可能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律师指出将预制菜宣称为"自制菜品"或构成虚假宣传[2] - 消费者接受"知预买预"的消费模式 但反对"标榜现炒实则预制"的行为 后者可能触及法律红线[2] - 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3月联合五部门发布的《通知》明确排除中央厨房菜肴的预制菜属性 但未解决消费者端认知冲突[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