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Air产品特性 - 配备全新A19 Pro处理器,是目前最强大的iPhone芯片[2] - 搭载苹果自研C1x调制解调器,速度比C1快两倍[2] - 采用新N1芯片设计,支持Wi-Fi 7、蓝牙6和Thread技术[2] - 厚度仅5.6毫米,重量165克,支持全天电池续航,视频播放最长27小时[2][3] - 搭配99美元MagSafe电池可使用40小时[2] - 中国大陆地区唯一支持eSIM的iPhone,中国联通是唯一受支持的eSIM运营商[2][5] eSIM技术优势 - 使手机更轻薄,取消物理SIM卡和托盘可节省空间用于增加电池容量或改进芯片设计[3] - 减少手机开口提升防潮、防水与防尘性能,降低故障概率[3] - 可编程特性支持自由切换运营商,实现双卡用途分离,避免复杂注册销号流程[4] - 提供更强安全性,无法物理取出,可通过运营商后台直接撤回授权防止盗用[4] - 帮助智能终端节省空间、提升性能,满足物联网硬件无国界流动性和出海需求[12] 运营商eSIM布局 - 中国联通是中国大陆唯一受支持的iPhone eSIM运营商,仅支持国行机器运行[5] - 中国电信eSIM手机业务已全面准备就绪,预计近期获工信部批复后开放包括iPhone17在内的业务[5] - 中国移动已提交eSIM申请,获得批准后将对外提供服务[5] - 用户在中国大陆以外旅行时可激活旅行用eSIM[5] eSIM市场现状与挑战 - 仅35%受访者知道eSIM技术,其中仅39%正在使用[7][8] - 61%受访者将eSIM列为最不喜欢的SIM连接选项,设备兼容性限制和缺乏立即切换需求是主要障碍[10] - 超过90%的eSIM用户对其服务表示满意[8] - 旗舰设备eSIM供应有限阻碍广泛采用,廉价智能手机普及将是突破关键[11] - eSIM在手机应用面临各方利益博弈,用户自由切换运营商可能冲击运营商利益[4] eSIM发展前景 - GSMA Intelligence预测2025年底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达10亿,2030年增至70亿,占全球智能手机连接总量的四分之三[11] - 2023年GSMA发布新eSIM IoT规范SGP.32,为物联网大规模部署扫清障碍[12] - Juniper Research统计显示,2026年全球约6%的eSIM将用于物联网领域,连接数量从2023年2200万增长至1.95亿[12] - 苹果在中国大陆率先引入eSIM技术,预计将带动华为、小米等国内厂商跟进布局[6] 历史尝试与突破 - 小米2021年曾在MIX 4推出基于eSIM的防丢模式,但因技术方案不符合国家规定被迫取消[6] - 华为Mate XTs曾传闻抢先首发eSIM,但实际发布未实现[6] - 物联网领域为eSIM提供广阔发展空间,成为物联网设备的"必选项"[12]
苹果史上最薄iPhone机型国内首推eSIM,三大运营商要卷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