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推出“高德扫街榜”,能打赢“到店”这场仗吗?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 - 美团在到店和到家两个场景拥有对商家的绝对控制权[1] - 外卖行业是三边市场 涉及商家 骑手和用户 但网络效应不强且存在同边负效应[3] - 美团通过经营 规模和精细化运营能力建立了高竞争门槛[3] 阿里巴巴竞争策略分析 - 阿里巴巴通过高补贴策略能重塑用户购买习惯并获取市场份额[4] - 公司推出高德扫街榜 试图利用高德地图的MAU优势切入到店场景[6][11] - 高德地图MAU在国内排名第4 是超级应用[6] 业务模式差异 - 到家业务属于货架电商逻辑 核心竞争要素是价格和服务履约效率[11] - 到店业务属于货找人逻辑 核心竞争要素是内容和商家供给[11] - 抖音因内容优势在团购业务表现突出但难以做好外卖业务[11] 高德地图业务布局 - 2021年曾尝试飞高了组合 由高德打头阵 口碑提供到店供给 饿了么提供到家供给[7] - 高德地图工具属性强 做电商业务难度较大[9] - 高德扫街榜本质是本地生活榜单的重新包装 并非创新产品[11] 阿里巴巴面临的挑战 - 公司缺乏到店场景能力 需补齐该短板否则难以对抗美团优势[1][5] - 高德地图在即时性 出行和附近场景有差异化优势但底层仍是货架逻辑[13] - 公司本地生活生态缺失内容版图 这是到店场景取胜的关键要素[15] 市场竞争态势 - 京东曾尝试品质外卖定位但未能成功 因其无法补齐到店场景能力[1] - 阿里巴巴四年来的到店业务尝试未产生显著市场影响[8] - 用货架电商逻辑对抗货架电商难以取胜 尤其高德还具有工具属性[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