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目标 - 到2027年新增学科专业点中属于国家或江苏急需的占比超过85%且理工农医类学位授予点占比超过60% [1] - 到2030年学科专业布局全面调整优化实现江苏"1650"产业体系所需学科专业覆盖率100% [1] - 推进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工作江苏省被列为专项试点省份 [1] 重点实施行动 - 实施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行动发布清单并构建超常规设置机制推动高校专业与设区市主导产业适配 [2] - 实施学科分类发展卓越提升行动包括顶尖学科筑峰基础学科筑基新兴交叉学科筑优和文化传承学科筑源计划 [2] - 实施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新行动建设面向科技产业创新的"江苏学院"和专业特色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及导师学院 [2] - 实施学科专业发展机制深化改革行动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并健全预警退出及协调发展机制 [2] 高校具体举措与案例 - 南京大学布局设置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区域国别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并成立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和化生医药交叉中心 [3] - 南京大学结合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和跨学科双学位项目试点探索创新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的"南大模式" [3] - 苏州大学近5年新增人工智能等6个急需专业实施"X+"学科赋能计划建设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纳米材料+生物医药交叉创新中心 [4] - 苏州大学推进双学位复合型项目并完善三位一体治理体系实施学科专业建设三年攻坚行动 [4]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近3年新设工业机器人技术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等12个急需专业停撤8个专业构建与地方产业同频共振体系 [5] 覆盖范围与协调机制 - 方案涵盖高职院校提出健全研究生本科高职学科专业协调发展机制并优化高职本科贯通培养模式 [2][5] - 高职本科贯通培养核心是聚焦产业发展急需完善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5]
江苏试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到2027年超85%新增专业瞄准“急需”
新华日报·2025-09-10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