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27.98亿元 同比增长2.67% [1] - 第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4.14亿元 同比增长3.58% [1] - 2024年第三季度至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分别为12.51%、14.39%、13.82%、14.89% [1] - 同期净利率分别为4.19%、5.02%、5.16%、5.07% [1] - 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来始终保持盈利 从未出现亏损 [1][2] 发展战略与经营模式 - 坚持"精品+规模+服务"发展战略 深耕特钢领域 [1][2] - 通过高研发投入、精益化运营与产业链协同构建"技术溢价"创新能力 [1][2] - 采用"管理输出+协同联动"组合策略实现"以小博大"效益突破 [2] - 依托智能化转型保证高精度、高稳定性生产 [2] - 供应链结合产品特性提供适配供应能力及营销模式 [2] - 聚焦机械、汽车等目标市场 建立直销合作 深化战略客户绑定 [2] 产品结构与市场地位 - 贯彻"精"与"特"发展理念 推进产品结构优化与高端化发展 [3] - 锁定高附加值细分赛道 避开普通钢材同质化竞争 [3] - 研发投入重点投向新能源汽车轴承钢、风电齿轮钢、航空航天用特种合金等高端领域 [3] - 高端轴承钢市场占比达85% 产销量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 [3] - 高端汽车用钢、风电用钢、系泊链用钢、帘线钢产销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3] - 无缝钢管产销量及出口量长期保持国内领先 [3] - 国际化业务占比超16% [3] 历史发展与并购扩张 - 1993年江阴县钢厂与中信泰富合资成立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4] - 在普钢形势最好时决定做优特钢转型 [4] - 自2004年起展开一系列并购 先后收购湖北冶钢集团、铜陵亚星焦化、青岛特殊钢铁、华菱锡钢、浙江格洛斯、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5] - 形成"并购一家,成功一家"的独特口碑 [5] - 构建"沿江沿海"全国性战略布局 [5] - 形成五大现代化生产基地和两大优质原材料供应基地的完整产业链体系 [5] 企业基因与竞争优势 - 具备"三位一体"企业基因特质:中信集团央企背书、港资背景现代化管理模式、"苏南模式"高度市场化机制 [5] - 与全球顶级轴承制造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包括瑞典斯凯孚、德国舍弗勒、日本精工和恩梯恩、法国SNR等 [4][5] 市场机遇与未来规划 - 抢抓风电、油气、火电、氢能、抽水蓄能、新能源汽车等发展契机 [6] - 在机器人制造领域提供滚珠丝杠、RV减速机关键材料、谐波减速机关键材料等 已实现批量供货 [6] - 谐波减速机柔轮用钢突破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生产难题 产品应用于全球前五大谐波减速机生产商中的两家 [6] - 汽车工业占国内特钢需求40% 新能源汽车发展和传统汽车轻量化趋势推动高品质特钢需求增长 [6]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需特钢400万吨至600万吨 远超同类工程 [6] - 深度融入中信集团"星链"工程 推动传统产业"焕星"升级 [7] - 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大抓手 系统推进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 [7]
中信特钢总裁罗元东: 构建技术溢价能力 穿越周期焕星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