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谁懂农牧企业的融资苦?爱健康农牧集团董事长李瑞清建议帮企业“减负”
南方农村报·2025-09-09 03:33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爱健康农牧集团董事长李瑞清指出农牧企业面临融资困境,并提出全产业链模式是保障质量、提升品牌价值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需解决资金投入大、融资渠道窄等问题 [7][9][12] - 农牧产业存在生产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弱、标准化程度低等天然属性挑战,民营企业陷入投入大、回报慢的困境 [10][11] - 金融支持不足导致产业蓝图难以落地,企业被迫短贷长投,易引发资金链风险 [12][14][31] 融资难题分析 - 种业保育与技术创新需长期高投入,但传统金融产品难以匹配长周期、重资产需求,企业主要依赖自有资金,例如爱健康集团深耕清远鸡保种育种二十余年并累计投入大量资金,同时与高校合作推动自动化养殖和数字化溯源技术 [16][17][18][20] - 农业资产与金融信贷存在梗阻,因权属登记不完善和评估体系缺失,农业设施用地和生产设备等投入巨大的资产难以转化为有效抵押品,品牌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价值未被金融机构充分认可,例如集团现代化养殖场投入数亿元却因土地性质限制无法抵押融资 [24][25][26][27] - 融资期限与产业周期错配,农牧项目回报周期长达5-10年,但银行贷款期限多为1-3年,导致企业短贷长投,同时联农带农的新型经营主体如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因缺乏抵押物和信用记录贷款难度更大,集团为合作农户提供担保但风险集中让企业不堪重负 [30][31][35][39] 政策建议 - 推动农业资产权属登记改革,加快农业设施用地确权颁证试点,明确地上附着物的金融属性,使固定资产转化为融资抵押品 [40][42][43] - 设立种业与科技专项信贷产品,针对种业研发和技术升级等长期投入需求,推出贴息贷款或延长还款期限的专项产品,降低资金成本 [46][47] - 构建政银企风险共担机制,由政府牵头建立风险补偿基金,通过风险补偿和担保补贴降低金融机构贷款顾虑,同时完善农户信用体系并推出5年期以上低息专项贷款,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以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融资 [48][49][50] - 强化产业链协同支持,将龙头全产业链企业与农户和合作社等纳入统一金融生态,实现以大带小和以强扶弱,提升产业链整体抗风险能力和融资可得性 [5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