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江门鹤山市宅梧镇靖村余氏宗祠作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 是一座融合历史见证 精神传承 社科普及和文旅融合的多维文化宝库 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教育价值 [1][4][5] 历史见证价值 - 作为1945年1月20日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正式成立并发布《通电》的地点 标志着党在粤中地区独立领导抗日武装斗争进入新阶段 [9][10] - 作战室内褪色的军事地图 墙上标记和保存完好的题字牌匾共同构筑出立体而鲜活的历史现场 [10][11][12] - 在社科普及中体现为"可触摸的历史教科书" 通过"寻找历史痕迹"和"复原历史场景"等互动活动让公众建立历史认知 [15][16][19][20] 精神传承价值 - 曾是司令员梁鸿钧 政委罗范群等革命前辈奋战的地方 也见证了如第三团政委陈春霖等烈士英勇献身的感人历程 [25][26][27] - 传递为国家命运和民族解放不惜牺牲的崇高精神 成为滋养当代人心的宝贵源泉 [27][28][29] - 转化为"沉浸式情感教育平台" 通过情景再现 角色扮演和"重走抗战路"等活动让参与者理解历史并传承精神 [32][34][35][36] 社科普及价值 - 作为江门市社科普及基地 涵盖历史学 政治学 军事学 社会学和建筑学等多个领域 提供系统而交叉的知识视角 [40][41][42][43][46] - 通过"互动·体验·探究"三位一体学习模式实现 推出"军事战略推演"工作坊 "抗战文物修复"体验和"口述史采集"活动 [48][49][50] - 运用VR全景复原 AR场景重现和线上虚拟展馆等数字技术打破时空限制 以更生动广泛深入的方式传播历史知识 [51][52] - 开发适配不同学段的研学课程与教材 成为校外社会实践的重要基地 通过"馆校协同"模式增强系统性与针对性 [53][54][55] 文旅融合价值 - 在文化强国与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 通过科学规划与保护性开发将历史资源转化为文旅资产 形成"以文促旅 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环 [57][58] - 具体呈现为设计红色旅游线路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 举办抗战主题文化节和历史座谈会等创新文化实践 [59][60][61] - 使社科普及更轻松愉悦 让游客自然接受历史与文化熏陶 实现科普的生活化和大众化 同时经济效益反哺旧址保护 [62][63][64] - 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使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地方发展的积极推动力 彰显历史文化的现实意义 [64][65]
江门鹤山余氏宗祠,一座蕴藏多维时代价值的文化宝库
南方农村报·2025-09-09 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