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收1.71亿元,同比暴跌96.92% [2][9]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11.18亿元,同比下降123.96% [2][9] - 2023年营收5.62亿元,较2019年12.07亿元呈持续下行趋势 [4] - 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7.8亿元 [5] - 2024年因BMS合作首付款到账,营收同比暴涨936.31%至58.23亿元,归母净利润狂飙575.02%至37.08亿元 [7] 研发投入与资金状况 -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0.39亿元,同比增长90.74%,为营收的6倍多 [10] - 研发费用从2019年1.81亿元持续攀升至2024年14.43亿元 [10] - 15个在研项目上半年投入9.07亿元,累计投入33.96亿元,预计总投资43.53亿元 [11] - 货币资金31.5亿元,总负债43.86亿元,资产负债率61.05% [3][12] - 未来三年资金缺口达48.19亿元,拟通过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37.64亿元 [12][13] 核心产品与业务结构 - 拥有创新生物药和化药/中成药制剂两大业务板块 [7] - 化药制剂2023年营收3.22亿元(同比降15.41%),毛利率52.75%(降16.71个百分点) [8] - 中成药制剂2023年营收1.64亿元(同比降8.32%),毛利率34.24%(降3.56个百分点) [8] - 核心创新药BL-B01D1与BMS达成84亿美元全球合作,首付款8亿美元 [6][22] 战略发展与资本市场表现 - 定位为肿瘤用药领域全球领先的跨国药企,开展近90项临床试验(中国80项、美国10项) [10] - 3款创新药进入Ⅲ期注册临床试验,2款处于IND受理阶段 [10] - 市值达1539.84亿元,年内涨幅约一倍 [2][24] - 创始人朱义以571.6亿元身家位列2025新财富500强第53名,较2023年上涨338.8亿元 [3][25] 历史发展轨迹 - 公司前身百利药业成立于1996年,早期以仿制药利巴韦林颗粒打开市场 [15][16] - 2010年启动创新药转型,2014年在美国设立子公司专注ADC研发 [18] - 2023年1月于科创板上市,BL-B01D1临床数据在ASCO年会引发轰动 [4][21]
百利天恒中报业绩重挫,572亿科创板首富也有“钱紧”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