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仁月饼与“生活毒打”:桃李面包的广告错在哪里?
广告营销策略 - 桃李面包发布"桃李蛋月烧"月饼电梯广告 广告语包含"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等引发争议的内容[1] - 广告试图通过"毒打—成长—品味"的逻辑链条将五仁月饼包装成历经沧桑后的味觉勋章 但实际效果构成情感绑架式营销[1] - 涉事广告画面在上线一天后已下架 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此事件作出回应[1] 消费者反应与品牌影响 - 广告发布后引发消费者广泛不满 有消费者表示"不想遭受毒打就不吃了" 还有消费者建议开除广告文案[1] - 广告透露出话语权优越感 与消费者形成情感对立 踩踏了消费者尊严[2] - 成功的品牌广告往往能够洞察消费者需求而不冒犯其尊严 如可口可乐的"分享一瓶可乐"活动通过个性化瓶身拉近与消费者距离[2] 企业投入结构分析 - 桃李面包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3.55% 净利润出现双位数下跌[5] - 研发投入锐减30.81% 仅占总营收的0.4% 但广告及宣传费用却增长超40% 达到4296万元[5] - 这种重营销轻研发的投入结构暴露出企业增长焦虑下的策略失衡[6] 行业启示与反思 - 广告创意需要在追求吸睛效果的同时守住对消费者的基本尊重 商业表达不能以牺牲消费者情感为代价[2] - 数字时代消费者对品牌言论敏感度与日俱增 企业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广告伦理审查机制[3] - 中国企业亟需从流量思维转向心智思维 消费者忠诚度建立在持续的情感信任之上而非一时的话题热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