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趋势 - 眼科医疗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阶段 行业竞争逻辑生变 反内卷成为核心主题 [1] - 行业业绩分化加剧 头部企业展现出更强经营韧性和修复能力 [1][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5.07亿元 同比增长9.12% [4] - 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扣非归母净利润20.40亿元 同比增长14.30%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4.02亿元 同比增长19.65% [6]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03%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53.66% 销售费用率降低1.47个百分点 [6] 业务板块 - 屈光业务收入46.18亿元 同比增长11.14% 受益于新一代全飞秒设备VISUMAX 800及SMILE pro等新技术 [4] - 视光服务收入27.20亿元 同比增长14.73% 通过5P近视防控模式加强精细化管理 [4] - 白内障业务收入17.81亿元 同比增长2.64% 推动业务从复明性向屈光性升级 [5] - 眼前端项目收入10.31亿元 同比增长13.06% 眼后段项目收入7.85亿元 同比增长9.02% [5] 运营数据 - 上半年门诊量达924.83万人次 同比增长16.47% [6] - 手术量87.9万例 同比增长7.63% [6] 战略布局 - 全面加强学科能力建设 推进AI+医疗应用落地 严格把控质量 [12] - 打造五心服务体系 推进科技研发与创新 强化人才梯队建设 [12] - 自主研发ADP3.0智能医疗AI平台 具备多模态大模型管理能力 [13] - 成立组织变革小组 建立跨省管理单元 推动同城一体化运营 [16] - 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 海外业务增速已超过国内 [16] 技术发展 - 整合28个高质量眼科专病数据集 包括10万例稀缺病历 [12] - 与中科院计算所 华为云等机构合作强化AI辅助诊断能力 [12] - 门诊AI辅诊系统能高度匹配黄斑裂孔 病理性近视等疾病诊断 [13] - 角膜塑形镜智能验配算法提升验配效率 [13] 估值水平 - 截至9月5日PE(TTM)为33.88倍 处于近十年估值区间中下水平 [8][10] 市场认可 - 近20家券商发布报告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18] - 华泰证券给予目标价17.63元 瑞银证券给予15.20元 中金公司给予16.00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