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上可知!我国推广数字标签助力食品安全监管
新华社·2025-09-08 01:30
政策发布与实施 - 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9月8日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1][2] - 该政策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数字标签应用要求[3] -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2025年定为"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年"并组织全国推广实施[6] 数字标签功能特性 - 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食品配料、生产工艺、产地溯源、营养信息等数字化展示[1] - 支持"可听、可播、可放大"功能,解决标签信息"找不到、看不清、读不懂"问题[3] - 可标注配料来源、食用方法、产品追溯、食品安全与营养等扩展信息[4] - 配备专属Logo作为数字标签二维码的专属标识[5] 行业影响与效益 - 为企业提供更灵活、低碳的信息展示方式[3] - 简化实体标签标注:展示详细地址后包装可简化为"XXX生产者(XX县)"格式[6] - 减少包装标签文字标示信息,节省成本并助力企业减碳增效[6] - 后续将与网络食品经营、智能家居等场景衔接打造生态链[6] 合规要求与监管 - 数字标签内容需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及国家标准强制标示规定[5] - 展示内容不得篡改,修改需记录内容、时间、操作者等信息确保可追溯[5] - 标示内容应清晰醒目易于识读,禁止干扰性弹窗或飘窗[2][5] - 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展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承担主体责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