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增长态势 - 主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上半年增速普遍超过10% 高于贷款平均增速 [3] - 六家国有大行绿色贷款余额达23.8万亿元 其中工商银行6万亿元(增速16.4%) 农业银行与建设银行均为5.72万亿元(分别增长14.6%和14.88%) 中国银行4.54万亿元(增长16.95%) 交通银行8700亿元 邮储银行9500亿元(增长12%) [3] - 股份制银行绿色贷款保持高增长 兴业银行余额1.08万亿元(增长15.61%) 浦发银行突破6700亿元(增长18%) 中信银行突破7000亿元(增长16.79%) 光大银行4641亿元(增长12.4%) [3] 绿色债券市场发展 - 2024年绿色债券发行477只 规模达6814.32亿元 [5] - 中国银行承销境内绿色债券2109.81亿元 境外149.01亿美元 投资规模超1000亿元 [6] - 建设银行参与承销境内外绿色及可持续发展债券77期 规模折合2355.56亿元 [6] 产品创新与多元化发展 - 工商银行发行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境外绿色债券 并创新发行境内首单80亿元浮息绿色金融债券 [6] - 建设银行发行首笔300亿元"固息+浮息"孪生绿色金融债券 农业银行发行60亿元浮息绿色金融债(利率1.80%) [6] - 商业银行拓展绿色基金、绿色租赁、绿色理财等多元化投融资产品 [7] 转型金融与碳金融探索 - 商业银行在钢铁、农业、建材、煤电领域落地转型金融创新业务 包括转型债券和"碳强度+ESG"双挂钩转型贷款 [7] - 碳金融领域创新包括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核证自愿减排量及生态碳汇预期收益权抵质押贷款 [7] - 未来可能开发碳期货、期权等衍生品 并联合设立绿色产业投资基金 [7] 战略定位与价值贡献 - 绿色金融被视为信贷核心增长点及服务新质生产力的价值增长点 [3][4] - 邮储银行在转型金融领域信贷收益率高于全行平均水平30个基点 [4] - 商业银行计划强化绿色金融市场竞争力 推进"绿色+产业"深度融合 [4]
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工具箱”日趋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