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慈善信托:让公益力量更高效触达民生需求
金融时报·2025-09-05 03:09

慈善信托发展概况 - 民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启动慈善文化"五进"活动 为慈善信托创造新发展契机[1] - 慈善信托从"小众公益"走向"大众参与" 成为高效透明便捷的慈善工具[1] - 新《慈善法》于2024年9月5日正式施行 多处修正涉及慈善信托制度完善[1] - 截至2024年9月2日 全国慈善信托备案数据2542条 财产总规模972667.69万元[1] - 新《慈善法》颁布以来新增慈善信托备案606条[1] 业务多元化发展 - 慈善信托覆盖领域扩展至扶贫济困、恤病助残、自然灾害救助等多元领域[2] - 国投泰康信托设立"关爱她"慈善信托 重点支持女性弱势群体帮扶和职业发展[2] - 渤海信托月明1号慈善信托累计募集133.89万元 资助河北贫困家庭中小学生148人[2] - 渤海信托月明2号慈善信托聚焦困境老人 已为近200位老人提供帮助[2] - 昆仑信托成立"贵州榕江最美村超人慈善信托" 首单体育事业乡村振兴慈善信托[3] - 昆仑信托设立新疆希望小学足球季项目慈善信托 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3] 业务模式创新 - 北京运河基石慈善信托采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模式 资助特殊需要家庭不动产信托契税费用[4] - 慈善信托与养老信托、特殊需要信托等业务密切配合 拓展服务场景[4] - 慈善信托运用场景从目的广泛向精准链接转变 提升公益力量触达效率[4] 监管规范化 - 广州、杭州等地出台慈善信托评估指引 民政部门定期组织第三方抽查审计[6] - 华鑫信托"同鑫善行一号"教育慈善信托接受北京民政局第三方抽查审计[6] - 截至2024年末该慈善信托累计运用规模达3400万元[6] - 新《慈善法》强化民政及多部门协同 明确政府职责并加强信息披露要求[6] - 《慈善法》修订配套政策出台 为慈善信托提供清晰制度保障和监管框架[6] 行业发展历程 - 慈善信托历经10余年发展 从2008年首单破冰到2016年《慈善法》实施 再到2024年首次修改[7] - 行业逐渐走向市场化和社会化 践行金融向善的信托本源回归[7] - 目前面临税收优惠细则缺失、非货币财产信托估值与登记制度不完善等问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