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体育产品供给 - 丰富体育赛事活动 出台赛事经济发展专项政策 构建多项目多层次赛事体系 依托运动项目协会开展赛事评级[3] - 发展户外运动产业 制定新一轮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 办好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 开展低空运动、航空模型运动、模拟飞行等低空赛事活动[3] - 培育壮大冰雪经济 持续发布实施全国冰雪消费惠民措施 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冰雪设备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范围[3][4]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 拓展体育消费场景 推动体育消费场景与数字技术有机融合 培育智能化、定制化、体验式体育消费新模式[5] - 举办体育消费活动 持续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等品牌活动 围绕全民健身日等时间节点举办体育消费季等活动 鼓励体育企业与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企业加强联动[5] - 实施消费惠民举措 开展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 鼓励工会拓展使用会员会费支持职工体育健身 对符合条件的体育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推出发放体育消费券等优惠举措[5] 壮大体育经营主体 - 做大做强体育企业 加快助企惠企政策在体育领域落地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体育产业投资建设 扩大规模以上体育企业数量 引导体育装备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6] - 鼓励改造升级公共体育场馆 加快绿色、低碳、智能转型 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场馆设备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范围 培育专业化体育场馆运营主体[6] - 深化行业融合发展 开展商旅文体健联动 推动体医融合建设社区运动健康中心 支持体育与科技、传媒等产业复合经营 延伸产业链条[6]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加强交流合作 建设区域体育产业带 支持若干地区率先将体育产业培育成为本地区支柱产业[7] -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打造体育产业集聚区 探索实施区域一体化体育消费惠民措施 举办区域性体育消费促进活动[7] 推动体育数字化发展 - 探索推进"数据要素×体育"行动 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体育领域应用 提升体育产品和服务数字化水平[8] - 支持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 创新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 加快体育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建设[8] 强化产业要素支撑 - 引导金融机构优化投融资服务 加强信贷管理 丰富信贷产品 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 支持体育企业上市和再融资[9] - 丰富体育场地供给 出台国家步道体系建设总体方案 推动户外运动设施等场地设施建设 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场地设施[9] - 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3][9]
体育产业利好 国办最新印发
中国证券报·2025-09-04 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