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市场爆发式增长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融资规模达140亿美元 同比增长714% [1][2] - 上市新股54只 募资总额超1300亿港元 接近2023年及2024年总和 [2] - 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118%至2402亿港元 [2] 中介费用分配格局 - 总上市费用达54.92亿港元 平均单项目费用约1.02亿港元 [2] - 保荐人费用占比50%-60% 会计师费用占比8%-12% [1][2] - 中资券商投行收入达91.7亿港元 同比增长30% [1][3] 头部券商业绩表现 - 中金公司投行收入增长6.06亿港元至15.84亿港元 位列榜首 [3][4] - 国联民生收入增长3.96亿港元至5.48亿港元 申万宏源增长2.59亿港元至6.28亿港元 [3][4] - 13家上市券商中11家实现正增长 仅光大证券、广发证券和中州证券出现下滑 [4] 中资券商市场主导地位强化 - 保荐人排行榜前五名中中资机构占据四席 合计市场份额达46.8% [1][7] - 中金公司以22单保荐项目位居第一 市占率17.46% [7][8] - 中信证券与中信里昂合计保荐26单 华泰金控以11单位列第四 [4][7] - 较2020年同期中资券商在前五名份额提升34个百分点 [1][8] 人才争夺战白热化 - 香港持牌金融专业人士数量净增1200人至4.25万人 [6] - 中金公司近两个月释放15个投行岗位 其中6个位于香港 [7] - 外资投行采取激进策略 高盛将实习生转正率从50%提升至90% [7] - 摩根士丹利推出快速晋升通道 将Associate晋升周期从3年压缩至2年 [7] 薪酬水平显著提升 - 拥有保荐人签字权的专业人士年薪普遍超百万港元 [1][9] - 中高级职位薪酬涨幅超20% 部分VP级以上薪酬包上调20%-35% [1][9] - 国泰君安国际人均薪酬从61万港元升至71万港元 兴证国际从45万港元升至54万港元 [10][11] - 金融保险业月收入中位数4万港元 居各行业首位 [11] 业务量激增导致人力短缺 - 投行人员连续三个月无休假 审计行业忙季延长至7月 [5] - 机构通过支付"代通知金"加速招聘 补偿金额相当于1-3个月薪资 [6] - 中信证券及中信里昂新增约300人 招银国际及华泰金控各增约70人 [6]
港股IPO火爆收入激增 香港投行人称“薪酬一年抵过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