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 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1.13%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77% 年化加权平均ROE为10.86% 较去年同期微降0.56个百分点 [1] - 二季度单季营收 拨备前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88% 4.68%和2.92% 改善幅度显著扩大 [1] - 业绩修复得益于财政政策前置发力 贷款利率趋稳及资本市场回暖带来的非息收入提升 [1] 板块分化格局 - 城商行营收同比增长5.2% 归母净利润增速达6.7% 表现突出 [2] - 国有行营收同比增长1.9% 净利润增速较一季度回升2个百分点至-0.1% [2] - 股份制银行营收同比下降2.3% 但净利润增速实现转正 同比增长0.3% [2] - 农商行净利润增速4.4% 较一季度微降0.4个百分点 [2] - 优质区域银行表现亮眼 杭州银行(16.7%) 江阴银行(16.6%) 齐鲁银行(16.5%) 青岛银行(16%)等归母净利润增速均超过16% [2] 资产负债结构 - 生息资产同比增长9.6% 增速较一季度提升2.1个百分点 [3] - 国有行 城商行保持超过10%的高增速 股份行 农商行增速分别为5.0%和6.7% [3] - 贷款总额较年初增长7.9% 对公贷款较年初增长9.2% 基建 制造业 租赁商服贡献60.6%的信贷增量 [3] - 金融投资同比增速达14.9% 占总生息资产比例提升至30.7% [3] - 存款较年初上升5.88% 活期存款增速回正至5.4% 个人活期存款增速回升至8.3% [3] - 同业负债 发行债券同比分别增长17.9% 14.1% [3] 净息差状况 - 上半年银行业净息差1.42% 环比1季度下降1个基点 [4] - 农商行和股份制银行息差韧性较强 分别为1.58% 1.55% [4] - 国有大行和城商行压力较大 分别为1.31% 1.37% [4] - 预计下半年随着存款重定价持续和资产端企稳 息差有望进一步趋稳 [4] 非息收入与资产质量 - 非息收入同比上升6.97% 较一季度由负转正 [5]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3.06%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0.68% [5] - 国有大行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4.94% 增速超其他类型银行10个百分点以上 [5] - 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49% 较1季度末下降2个基点 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1.23% 与一季度持平 [5] - 企业贷款不良率较去年下降9个基点至1.26% 零售贷款不良率上升12个基点达到1.27% [5] - 按揭 信用卡 消费贷和经营贷等零售贷款不良率均有上升 经营贷上升幅度最为显著 [6] - 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的房地产领域风险加剧 [6] 资本充足水平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年初上升13个基点至10.57% [6] - 资本实力提升得益于四大行增资落地 部分中小银行转债转股及净利润增速改善 [6] 下半年展望 - 信贷投放继续向对公领域倾斜 "五篇大文章"及产业金融领域成为核心抓手 [7] - 息差有望在三季度进入企稳通道 全年降幅预计较2024年明显收窄 [7] - 中收业务呈现结构分化 资本市场复苏推动手续费收入增长 但债市潜在回调可能压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 - 需重点监控零售贷款不良的滞后暴露压力及部分区域房地产市场的信用风险 [7] - 个人消费贷款及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财政贴息政策通过"稳息差+扩需求"双重效应支撑业绩 [7] 长期转型趋势 - 银行业正由规模驱动转向注重质量 弱周期韧性的精细化经营 [8] - 表现为资本使用效率提升 客户分层经营深化及非息收入占比稳步提高 [8] - 兼具弱周期韧性 高股息与低估值特征的银行股在资产配置中发挥平衡防御与收益的作用 [8]
薛洪言:上市银行半年报扫描——分化中凸显韧性,温和修复成主基调
新浪财经·2025-09-03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