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实施!AI生成内容必须带“身份证”
核心监管要求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必须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 区分真实来源[1][4] - 生成合成服务提供者需承担内容标识责任 以大模型企业为代表[6] - 内容传播平台需核验元数据并加注提示 如哔哩哔哩和小红书等[6] - 应用程序分发平台需核验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材料[6] - 用户上传传播AI生成内容时需主动标识[6] 企业合规实践 - MiniMax通过角标清晰标注"AI生成"字样 覆盖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内容[7] - 生成式语音采用摩斯密码式提示音或直接语音声明进行标识[9] - 哔哩哔哩通过公告/站内信/弹窗/专题视频向用户传达AI标识功能[9] - 企业可通过用户协议提供无显式标识内容 但必须保留隐式标识[6] 行业生态建设 - 上海成立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生态联盟[9] - 推动30余家企业开展隐式标识互认验证[9] - 合规能力被视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组成部分[9] - 市场对AI内容合规存在明确需求 尤其体现在B端合作中[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