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晚上九点,记者暴走3万步,只为了
金融时报·2025-09-01 08:41

夜间经济发展模式 - 扬州通过古今融合方式盘活文化资源 将夜间经济从单纯延长营业时间升级为拉动消费的重要载体[1][2] - 场景创新激发新需求 大运扬州游船演艺通过文化科技融合实现历史与声光投影结合 8月以来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65%[2] - 古运河夜游项目1至8月营收达3000万元 暑期重点文旅场所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0.25% 环比增长27.9%[2][5] 消费场景创新 - 皮市街通过古意与创意交融催生可观夜间客流 工作日达1-2万人次 节假日超5万人次[3] - 个园打造园林夜游新范式 4月推出后累计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 融合非遗技艺与沉浸式互动[3] - 体育赛事带动消费联动 苏超前六轮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 同比增长42.7% 扬州主场当日过夜游客增长12.5%[7] 业态融合拓展 - 突破传统餐饮零售思维 实现与体育音乐购物等领域深度联动 满足多元夜间消费需求[6] - 明月湖商圈打造国家级夜间消费集聚区 引进盒马鲜生等首店项目 形成老城与新区互补格局[8][9] - 音乐节两日吸引6万名乐迷 省外观众占比58.5% 综合经济效益超1亿元[8] 基础设施升级 - 改造长春路等景区道路 建立步行观光道解决人车混行问题 显著改善东关街等区域拥堵[11][13] - 创新"白加黑"店铺共享模式 由店铺提供晚间经营场地 摊贩支付租金实现三方共赢[13] - 推进古运河水上游览航线 串联文化遗产与景点 构建食住行游购娱全业态布局[13] 金融服务支持 - 政银企合作达成600亿元消费领域专项授信 7月以来投放约200亿元 其中超40亿元用于文旅项目改造[18] - 金融机构为瘦西湖集团提供超30亿元融资 为个园等办理16亿元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18] - "金民链"大数据平台接入12部门200余项数据 开发线上信用贷款产品 暑期新增授信2275户金额3.51亿元[19] 支付便利化建设 - 设计六类支付便利化旅游路线 打造非遗馆等支付宣传点 布放100余台智能终端缩短60%排队时间[14][15] - 推进"扬城惠消费"满减活动 银行机构投入3000万元带动消费超7亿元[15] - 通过POS机扫码等多类型支付终端 服务门票餐饮文创等全消费场景[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