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I战略现状 - 公司被曝光AI硬件全家桶计划 包括桌面机器人和智能家居中枢 并计划将Airpods作为AI新入口[2] - 这些项目需要强大无缝的AI核心作为基础 但预计不会在iPhone 17发布会上亮相[2] - 公司对强大AI有迫切需求 但AI进展明显落后于竞争对手[2] 技术基础与财务实力 - 公司通过自研A系列和M系列芯片构建算力帝国 实现芯片自主化[2][4] - 公司拥有1330亿美元现金储备(约9500亿人民币) 具备极强收购能力[4] Siri发展滞后问题 - Siri作为2010年收购的产品 近十多年发展缓慢 近三年在大语言模型领域零进展[6] - 对比ChatGPT/Perplexity等新生代助手 Siri仅能处理天气查询和闹钟设置等基础功能[6] - 美版iPhone已接入ChatGPT 但国行版本仍缺乏AI能力 造成用户体验落差[8] 收购策略分析 - 过去二十年未进行超100亿美元大型收购 最大交易为2014年30亿美元收购Beats[9] - 典型收购模式为每年收购7-8家小公司 单笔金额在数千万至数亿美元区间[9] - 收购目标集中在相机算法(Shazam 4亿美元)/芯片设计(PA Semi 2008年)/音乐服务等领域[9] 内部战略分歧 - 服务主管Eddy Cue为首的"交易派"主张通过收购填补产品空白 曾建议收购Netflix和特斯拉[11] - 当前提议收购目标包括Mistral AI和Perplexity等AI领域明星企业[11] - CEO库克为首的保守派强调稳定可控 对大型收购持怀疑态度[14] - 企业发展副总裁Adrian Perica采用严格估值逻辑 注重可量化回报而非未来愿景[19] 估值方法论案例 - 对Shazam的4亿美元估值基于节省Apple Music广告费用的计算 而非品牌价值或技术潜力[21] - 该成本中心思维导致对AI大模型公司的估值始终认为过高 难以达成交易[23] 历史收购整合结果 - 2008年收购PA Semi成为成功特例 为自研芯片奠定基础[24] - 但多数收购出现人才被架空/技术被闲置问题[27] - Siri团队创始人因文化排外离职 导致产品掉队[28] - Beats收购后流媒体服务被弃用 团队整合失败[30] - LuxVue收购后烧掉20亿美元最终项目被砍[30] 用户端影响 - 用户花费高价购买iPhone 但至2025年仍缺乏核心AI功能[32] - iPhone 17预计聚焦芯片升级和设计优化 而非革命性AI交互改进[32]
iPhone 17 的 AI 又跳票了,手握万亿现金的苹果,为什么不学小扎买买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