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赛道Hyper | SK海力士押注QLC闪存重塑存储周期
华尔街见闻·2025-09-01 06:22

行业周期特征 - 存储芯片行业存在显著的牛鞭效应 需求端微小变化在上游被放大为剧烈库存和价格波动[4] - NAND闪存过去十年多次经历供给过剩导致价格暴跌 厂商亏损减产 需求复苏价格飙升的循环[4] - 行业周期性使产品价格对盈利敏感度极高 而新趋势可能成为周期反转催化剂[5] 技术突破与产品定位 - SK海力士实现321层2Tb QLC NAND闪存量产 计划进军AI数据中心市场[1][6] - QLC NAND在读取为主场景中具备高容量与低成本优势 适合AI数据中心需求[7] - 321层QLC定位于AI数据中心而非消费级应用 体现商业逻辑从供给主导转向需求导向[7]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NAND市场由三星 SK海力士 美光 铠侠四家厂商长期垄断[8] - 进入300层阶段后 三星掌握价格话语权 美光强调差异化工艺 铠侠与西部数据合资追赶[9] - SK海力士以QLC为突破口直接切入AI数据中心 争夺未来2-3年定价权[9][10][11] 盈利与成本结构 - 存储厂商盈利能力取决于成本曲线是否快于价格下跌曲线[12] - 321层更高存储密度可显著摊薄单位比特成本 帮助价格下行周期保持正利润[12] - SK海力士NAND业务过去两年受价格下跌影响出现亏损 QLC量产有望改善毛利率[12] 资本开支战略 - SK海力士在行业资本支出普遍收缩背景下逆周期布局高层数QLC NAND[13] - 逆周期扩张策略旨在抢占技术高地 在行业整体扩产谨慎时获得先发优势[13] - 数据中心客户倾向与供应商建立长期供货关系 确保供应稳定和成本可控[14] 需求驱动因素 - AI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最大增量需求来源 需要海量数据存储支持[7] - AI数据中心采购逻辑看重容量 性能与成本平衡 QLC正好切中这一需求[7] - AI市场增长确定性远高于传统消费电子 长期供货协议可对抗价格波动风险[10] 投资价值逻辑 - 产品迭代可能预示新一轮存储周期开启[3] - 成功导入数据中心将增强现金流与盈利可预测性 提升估值倍数[16][17] - 技术突破具备三重投资逻辑:周期逻辑 需求逻辑和格局逻辑[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