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朗普关税给美国经济刻上“制度性疤痕”
金融时报·2025-09-01 04:07

关税政策的短期影响 - 关税政策通过非对称税率提升美国部分行业竞争力 例如美欧协议中欧盟取消大量关税而美国对欧盟输美产品征收15%关税 [2] - 关税壁垒迫使企业调整供应链布局 例如美国通过对半导体加征50%关税推动台积电和三星在亚利桑那与得州建设晶圆厂 [2] - 供应链转移导致成本上升 美国企业将25%亚洲产能转移至墨西哥和越南等地 供应链总成本平均上升37% [3] 关税政策的长期负面效应 - 依赖进口原材料的企业遭受冲击 高关税迫使企业重构供应链并增加采购成本 例如苹果将30% iPhone产能转移至印度导致良品率下降5个百分点 [3] - 高关税侵蚀消费者购买力 高盛测算显示当前关税仅22%成本转嫁消费者 但若政策延续年底转嫁比例可能升至67% [3] - 政策反复性削弱市场信任 形成制度性疤痕效应并对经济长期稳定产生重大冲击 [3] 美国与主要经济体贸易关系变化 - 美国简单平均关税税率从年初2.08%升至17.39% 抑制全球贸易协作意愿与规模 [6] - 贸易保护主义加速其他经济体减少对美依赖 例如欧盟对华贸易占比从14%升至15.1% 对美贸易占比从21.5%降至16.9% [7] - 关键技术领域出现去美国化趋势 例如欧盟《芯片法案》要求2025年芯片产能提升至全球20% [7] 美联储货币政策困境 - 美联储面临稳就业与抗通胀的两难选择 7月ISM制造业PMI创9个月新低且就业分项为5年最差 [8] - 核心CPI同比连续2个月反弹至3.1% 距离2%通胀目标更远 关税对通胀传导缓慢但存在潜在二次通胀风险 [9] - 政治压力可能削弱美联储独立性 特朗普威胁对鲍威尔推进诉讼并通过安插新理事干预降息决策 [10] 美国经济增长动力与制约因素 -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推动生产率提升 为经济注入长期增长动力 [11] - 《大而美法案》提供财政刺激 通过企业税锁定21%和研发费用100%抵扣政策提振投资 [11] - 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突破37万亿美元 利息支出侵蚀财政空间并推高融资成本 例如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5% [12] 通胀与债务对经济的制约 - 高通胀压制消费与投资意愿 二季度逾期90天以上信用卡债务占比达12.3% 为企业债违约率升至5.5% [13] - 关税冲击放大经济不确定性 耶鲁预算实验室测算显示全面关税可能使2025-2026年GDP年均减少0.5个百分点 [14] - 鞋类和服装价格可能分别上涨40%和38% 进一步抑制消费需求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