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战略与挑战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公司"确实有可能"将Blackwell处理器引入中国市场 并呼吁美国政府开放更多市场渠道 同时预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明年将增长50% [1] - 黄仁勋强调中国市场价值500亿美元 且每年增长50% 若无法进入将影响美国AI技术栈的全球标准地位 并可能助推美国竞争对手成长 [4] - 公司面临美国出口管制压力 包括2022年10月A100/H100芯片被纳入管制清单 以及2023年10月规则加码引入"总处理性能"和"性能密度"指标 [5][7] 特供芯片策略与市场反应 - 英伟达为应对管制推出特供芯片:2022年推出A800(A100替代版)和H800(H100替代版) 策略为阉割带宽保留算力 [5] - 2023年推出H20芯片 其INT8算力仅296 TFLOPs(低于RTX 4090的661 TFLOPs和H100的1979 TFLOPs) 但配备96GB HBM3内存和Nvlink技术 [7] - 2024年字节跳动和腾讯各采购约23万颗H20 阿里巴巴和百度分别采购14万和10万颗 四家企业合计占87%采购份额 [9] 中国本土替代与竞争态势 - 中国国产AI芯片自给率从2023年前的10-15%升至2024年的30% 预计2025年达40% 2026年近50% 2030年达70% [9] - 中国监管部门对英伟达芯片安全风险提出要求:7月底因H20漏洞后门约谈公司 8月中旬要求互联网企业说明采购合理性 [3] - 中国市场出现分化 商业化落地阶段更注重性价比和可持续性 本土企业竞争力增强 [18] 财务表现与新产品预期 - 英伟达2026财年第二财季营收467.43亿美元(同比增长56%) 净利润264.22亿美元(同比增长59%) 毛利率72.4% [14] - Blackwell芯片收入环比增长17% 但数据中心业务连续两个季度低于预期 [15] - 公司预测AI原生初创企业2024年营收达200亿美元(为去年十倍) 2030年全球AI基础设施开支或达3-4万亿美元 英伟达目标占比35% [15] 地缘政治风险与未来挑战 - 美国众议员要求对华出口需经多部门审查和国会批准 政治压力限制业务往来 [3] - 黄仁勋2024年已访华3次(1月/4月/7月) 访中国台湾3次(1月/5月/8月) 但未能改变H20供应困境 [11] - 分析师指出英伟达从超高速增长转向高增长 市场对其无限期扩张的预期可能过于乐观 [18]
H20不卖了,老黄还怎么给英伟达画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