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 - 稳妥有序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增强超大特大城市综合竞争力 提高中小城市和县城承载能力 [3] - 发展组团式 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 构建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城市体系 [7] - 支持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12] 城市群分类和规划 - 我国共规划19个国家级城市群 其中京津冀 长三角 大湾区 成渝双圈 长江中游5大城市群处于优化提升第一档 [14][16] - 成渝双圈 长江中游城市群被誉为第四极 第五极 担当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引领区域发展重任 [15] - 其他城市群处于发展壮大或培育发展阶段 [16] 都市圈发展现状 - 我国共有30多个大型都市圈 目前已批复17个国家级都市圈 [18] - 深圳都市圈被评为标杆型 广州 南京 杭州都市圈为领先型 青岛 厦漳泉 成都 武汉 西安 合肥等都市圈为发展型 福州等7个都市圈为成长型 [22][23] - 绝大多数都市圈尚处于培育阶段 同城化处于初级阶段 [20] 超大特大城市功能定位 - 推动超大特大城市按照国家批准明确的功能定位做强做精核心功能 打造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24] - 支持部分超大特大城市增强对全球高端生产要素的配置能力 布局科技创新平台基地 [24] - 城市定位基于2035年总体规划 全国40多个国批城市已获批 包括19座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及省会 重点地级市 [25][26] 中心城市体系 - 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包括北京 上海 广州 重庆 天津5个 [29] - 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为杭州 南京 苏州 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为成都 西安 兰州 乌鲁木齐 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为郑州 太原 [30][31] - 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为哈尔滨 长春 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为济南 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为青岛 大连 [30] 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定位 - 北京 上海 深圳 广州集国家科学中心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一体 承担配置全球高端要素资源重任 [33] - 全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为金字塔尖 其他城市承担区域创新职能 [32] - 西安定位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 杭州定位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 苏州定位高技术产业基地 [36] 城市扩容和行政区划 - 控制超大城市规模 合理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 推动中小城市按程序稳慎优化行政区划设置 [45] - 省会扩容 地市合并 撤县设区建市处于搁浅状态 暂无新批复案例 [46][47] - 经济规模大 人口增长快的县级市和特大镇有望扩权 获得省市经济管理权限 [55][56] 城市更新和房地产发展 - 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 原拆原建 持续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58][60] - 房地产发展核心从大拆大建转向存量改造 以城中村改造 旧城改造为核心 [65] - 老旧小区可能采取自主协商 筹资 拆除重建模式 中心城区老破小有望价值重估 [68][70]
新一轮城市竞争,开始了
虎嗅·2025-08-29 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