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框架 - 采用"1+N"模式构建AI应用框架 其中"1"代表统一咨询入口"问道中传" "N"代表40多个业务智能体 由各业务部门基于业务复杂度搭建[1] - 框架覆盖基础校庆 教学科研 智慧党建 财务 资产管理 人事管理 图书管理 后勤保障 信息化服务 培训服务等全方位校园业务[1] - 实现各部门全面整合 对校内各项业务形成多方位覆盖[1] 知识管理与问答系统 - 问答准确率稳定保持85%以上 拥有超过2000份文档知识治理经验[1] - 建立贯穿检索到召回的全流程标签标记与管控体系 基于业务部门特征标签构建智能体背景信息[1] - 采用RAG检索召回流程 融合用户信息 角色 地理位置 年纪信息进入智能体背景知识 实现精准定位和知识片段召回[1] - 制定完整的文档处理手册和知识库构建规范 根据文档类型差异采用不同处理规范[1] 权限管理与安全控制 - 实施精细化权限管控 对知识库 智能体等核心资源实现"谁能看 谁能改 谁能扩展"的清晰管理[1] - 支持助手发布-审批上线流程 确保服务上线的规范与可控[1] - 从用户层面控制数据权限 支持知识库 助手 对话记录等AI资源读写控制分离[1] - 数据库表支持可视化治理 问题改写和近义词管理[1] 数据洞察与分析能力 - 通过深度数据洞察帮助高校全面掌握数据资产现状与潜力[1] - 支持对单一与全局AI应用的深入分析 洞察知识库内容表现和对话交互背后的信息[1] - 提供助手运营分析功能 精准分析用户使用情况 帮助管理者快速定位关键信息[1] - 基于对话信息抓取风险信息 实现风险防范[1] 多场景智能服务 - 提供覆盖一卡通 成绩和课程的智能问数服务 实现信息查询的快速响应与精准解答[1][2] - 师生可便捷获取校园卡使用情况 成绩信息及课程安排 大幅提升日常查询效率[1] - 针对图书及借阅场景构建专业问数模块 支持图书信息检索和借阅状态查询[1][2] - 通过多场景智能问数服务为师生提供便捷 高效 精准的信息查询体验[2] 内容安全体系 - 采用"本地敏感词库 + 第三方API"双重策略构建内容安全栅栏[2] - 本地词库采用高校字符串匹配算法进行预处理 快速处理显性 固定的敏感词[2] - 第三方API增强复杂与动态内容的识别能力 两者协同实现对高校场景下敏感内容的高效精准把控[2]
宝兰德&中国传媒大学携手共创AI能力中心共建有“爱”亦有“AI”的智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