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1个月赚了800万就跑路?”小扎「天价挖角」惨遭翻车:刚入职1个月,两名AI大将就闪回OpenAI
核心观点 - Meta近期遭遇AI团队关键员工离职潮 包括资深老将和高薪新聘人员 反映公司在人才留存和团队稳定性方面面临挑战 [1][11][12] 人才流动情况 - 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MSL)成立不足两月即出现核心人员流失 两名研究员入职未满一月即重返OpenAI [1] - 近期离职人员包含12年资历的PyTorch和Triton开发者Bert Maher 已转投Anthropic [4] - 8年资历的PyTorch GPU系统团队管理者Tony Liu于上周离职 [7] - 近9年资历的生成式AI产品总监Chaya Nayak转投OpenAI负责特殊项目 [8] - 来自Google(13人)、Apple(3人)、xAI(3人)和Anthropic(2人)的新聘人员也存在流失 [5] 薪酬与招聘策略 - 公司为AI人才提供高达九位数(超1亿美元)的薪酬合约 [3] - 首席执行官亲自通过邮件和WhatsApp与顶尖研究人员沟通 多次约见最初拒绝的候选人 [3] - 在暂停招聘前 AI团队招募超过50人 [3] 内部管理问题 - 高频率团队重组和经理更换使员工感到工作不稳定 [8] - 老员工对新人的高薪与快速晋升产生不满 引发内部摩擦 [3] - 即便提供天价薪酬 仍难以留住已在业界建立影响力的顶尖人才 [12] 行业竞争态势 - OpenAI首席执行官公开抱怨Meta的挖角行为"令人反感" [3] - OpenAI、Anthropic和Google在AI领域持续创新 使Meta面临巨大人才争夺压力 [11] - 外部竞争加剧使公司在技术积累和人才保留方面承受重大压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