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股价在A股市场创历史新高 超越贵州茅台成为股价最高个股 单月涨幅达93.39% 市值达5740.18亿元[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爆发式增长 营收28.81亿元同比暴增4347.82%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实现规模化盈利[2][4] - 公司受益于AI算力需求爆发与国产替代加速双重红利 技术价值转化为业绩动能[3][8][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 扣非净利润9.13亿元[2][4] - 2024年Q4单季度归母净利转正 2025年半年报业绩持续向好[4] - 东海证券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15.95亿元 2026年38.60亿元 2027年69.13亿元[6] - 东海证券预测2025年营收84.43亿元 同比增618.91% 2026年161.71亿元 同比增91.52% 2027年251.04亿元 同比增55.25%[6] 估值分析 - 当前市盈率153倍(2025年) 63倍(2026年) 35倍(2027年) 市销率29倍(2025年) 15倍(2026年) 10倍(2027年)[6] - 估值水平显著低于可比公司 海光信息 龙芯中科 景嘉微 瑞芯微2025年平均PE 583倍 PS 39.96倍[6] - 高盛将目标价从1223元上调50%至1835元[8] 业务驱动因素 - 云端AI芯片产品线大幅放量 思元系列芯片为主要载体[5] - 受益于互联网 金融 交通等行业AI算力需求提升[5][9] - 国产替代加速政策与市场环境推动订单落地速度加快[5][10] - 产品通过DeepSeek兼容性测试 适配多模型需求[8] 行业趋势 - 全球算力规模2023年达1397EFlops 增速54% 预计未来五年保持超50%增长[9] - 2030年全球算力将超16ZFlops 智能算力占比超90%[9] - 北美云厂商2024年资本开支超3000亿美元 国内字节 阿里等企业2025年AI相关资本开支预计突破3000亿元[9] - AI技术从文本图像向多模态具身智能演进 新场景催生新算力需求[10] 竞争优势 - 自主可控产品体系 不依赖海外架构或工具[10] - 产品在阿里 百度 字节 腾讯等互联网大厂实现量产落地[9] - 在运营商 金融 交通 能源等行业取得项目进展[9] - 国内稀缺的云端AI芯片标的[5] 风险因素 - 客户集中度过高 前五大客户占比超八成 第一名客户占比42.5%[13] - 核心客户战略调整可能影响订单稳定性[13] - 大客户议价能力可能压制毛利率水平[13] - 高估值建立在业绩高增长假设上 若增速不及预期将面临回调压力[14] - 行业竞争激烈 需持续维持技术领先性[14]
国产替代浪潮中的隐形冠军
北京商报·2025-08-27 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