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79.83亿元,同比下降14.1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38亿元,同比下降31.18%,主要受煤炭售价同比下降23.81%影响[2][10] - 煤炭产销量创历史新高,产量达8,739.64万吨(+1.15%),销量12,598.92万吨(+0.92%),电力业务总发电量177.69亿千瓦时(-11.82%)[5][7] - 公司通过产能核增(袁大滩煤矿增至1000万吨/年)、成本管控(原选煤单位完全成本降至280元/吨)和技术创新维持核心竞争力[5][9][16] - 中期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现0.39元,合计3.82亿元,占净利润的5%[1][20]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779.83亿元,同比减少128.93亿元(-14.19%),主要因煤炭售价下降[2][10] - 利润总额154.67亿元,同比减少65.09亿元(-29.6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8.15亿元,同比下降27.79%[11] - 总资产2,333.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02%,同比下降2.66个百分点[2] 业务运营 - 煤炭业务收入683.78亿元(占比87.68%),自产煤售价420.41元/吨(-21.9%),外购煤售价473.35元/吨(-26.19%)[8][10] - 电力业务收入67.75亿元(占比8.69%),电价407.64元/兆瓦时(+0.19%),度电完全成本342.59元/兆瓦时(+0.01%)[8][9] - 渭北矿区产量下降22.84%至346.15万吨,彬黄矿区产量增长4.34%至2,730.87万吨,陕北矿区产量增长1.58%至5,662.62万吨[7] - 铁路运量6,815.48万吨(+1.48%),占煤炭总销量54.1%[7][8] 战略与投资 - 完成陕煤电力88.6525%股权收购(对价156.95亿元),构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2][14] - 清算深圳超摩半导体(收益345.45万元)和深圳超摩微芯(损失322.98万元)基金,聚焦主业[14] - 私募基金投资余额75.73亿元,较期初下降49.97%[12][13] - 推进小壕兔一号井田和西部勘探区资源开发,优化陕北资源布局[5] 技术创新与行业地位 - 黄陵矿业极薄煤层智能化项目达国际领先水平,柠条塔机器人集群减少高危岗位用工30%以上[6] - 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10项(一等奖3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3项[6] - 控股燃煤发电总装机容量20,280MW(在运8,960MW,在建11,320MW)[4] - 煤炭储量179.3亿吨,可采储量102.46亿吨,97%资源位于优质采煤区[4]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组建第四届治理层[19][20] - 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120.14亿元,市值保持陕西省首位[6][16] - 制定2025年"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强化投资者沟通和合规管理[16][18] - 环境信息披露覆盖15家子公司,乡村振兴案例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表彰[19]
陕西煤业: 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