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倍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8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5.3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31亿元显著改善 [1] - 24Q4和25Q1已实现单季盈利,景气拐点确认 [1] 存货与预付款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存货余额达到26.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64%,占总资产比例超过三成 [2] - 预付账款8.28亿元,存货增加主要由于报告期内产成品增加 [2] - 24Q4和25Q1存货分别为17.74亿元和27.55亿元,环比增加9.81亿元 [2] - 24Q4和25Q1预付款分别为7.74亿元和9.73亿元,环比增加1.99亿元 [2] - 存货和预付款大幅增长表明公司对未来批量出货有把握,正在积极扩大生产 [2] 业绩展望与市场预期 - 保守估计Q3单季度营收超过20亿元,Q4集中交付后营收或接近80亿元量级 [2] - 截至8月26日收盘,寒武纪股价报1329元,直逼A股第一高价股贵州茅台 [3] - 高盛上调寒武纪最新目标价至1835元 [3] - 未来业绩兑现可能导致股价上涨但市盈率降低的现象 [3] 行业背景与市场空间 - 国内算力资本开支为千亿级别市场,按50%采购要求国产化,市场成长性确定 [4] - 2025年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92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0% [4] - 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占比约为30%,国产化率在自主可控约束下持续提高 [4] - 国产算力芯片受行业趋势和政策要求支持,具有必要性和安全性 [3] 指数表现与基金产品 - 中证芯片产业指数自2016年以来上涨182%,表现优于申万电子行业指数、创业板和沪深300指数 [4] - 截至2025年8月22日,中证芯片产业指数估值102倍PE-TTM,距离历史峰值还有22%空间 [4] - 芯片ETF基金(159599)跟踪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包含50只成份股,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中芯国际等 [5] - 科创50ETF东财(589850)跟踪科创50指数,半导体行业权重占比超60%,具有高弹性特征 [6]
狂飙43倍!从存货来看寒武纪还能风光多久?拐点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