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工作,原来是“抑郁”了?
虎嗅·2025-08-26 12:23
男性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特征 - 中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 其中抑郁症患病率为3.4% 对应患者人数达9500万[3] - 女性抑郁症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女性患者占比约65% 男性患者占比约35%[3] - 男性抑郁患者自杀完成率远超女性 英国数据显示男性占自杀人数的四分之三[4][5] 男性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差异 - 男性抑郁常表现为非典型症状 包括易怒 冲动 过度运动 酗酒或工作狂行为 而非典型情绪低落[2][10][17] - 临床诊断标准更新 ICD-11将"易怒"纳入抑郁症核心诊断标准 即便缺乏情绪低落仍可确诊[23][24] - 男性患者更倾向躯体化表达 常见胃肠道问题 疲劳 心悸及性功能改变 而非直接情绪表述[29][30][31] 男性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挑战 - 男性就诊率低 悉尼大学研究显示男性寻求心理健康帮助的可能性仅为女性的一半[38] - 社会耻感阻碍就医 抑郁常被男性视为脆弱标签 导致主动就诊比例低且陪护率低[38] - 诊断易漏诊 因男性较少表达情绪 需通过行为变化(如突然极端工作/运动)及方言沟通辅助识别[15][20][21] 男性抑郁症的高风险特征 - 自杀方式更具致命性 男性多采用高风险手段导致自杀完成率显著高于女性[35][37] - 缺乏情绪宣泄渠道 男性较少哭泣或倾诉 压力多外化为愤怒或冲动行为[22][26] - 早期干预策略强调"行为积极" 即维持运动 作息规律等健康行为 despite消极情绪[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