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城市“再野化”,近距离感受自然
中国环境报·2025-08-26 03:12
城市再野化理念与目标 - 城市再野化通过重建关键物种及生态功能修复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荒野属性 实现生物多样性自我维持和生态过程自主运行 [1] - 核心理念为科学有序分区施策 提高生态系统服务水平并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1] - 需解决过度人工管护路径依赖问题 推动从景观绿化向生命系统重建转变 从人工干预转向自然恢复为主 [2] 空间规划与生态管控 -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需贯穿城市空间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成为城市要素协调发展基础支撑 [2] -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确保生态系统原真性与完整性不受威胁 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实时监控人类活动 [3] -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完善生态安全格局 通过卫星遥感和地面巡查动态调整管理方法 [3] 治理体系与实施机制 - 构建横向联动纵向贯通治理架构 建立部门责任清单与信息共享平台 实现项目审批和监管执法全流程协同 [4] - 创新协同机制消除审批障碍 探索建立再野化专项基金 统筹整合国土整治和水环境治理等专项资金 [4] - 建立跨部门成效考核体系 将物种种群数量增长率和生态系统连通度等核心生态指标纳入考核范畴 [4] 示范项目与实践案例 - 浙江省湖州市2002年开展废弃矿山修复试点 通过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行 将采矿荒地复垦为耕地水田 废弃矿地整治成建设和生态用地 [5] - 北京市温榆河公园2020年推行生态优先和荒野化管理 划定四级生态环境分区 9平方公里自然带4年内增加动植物种类200余种 [5] - 通过试点探路-标准定型-全域推广方式 实现地方实践向国家生态治理体系转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