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筑”路三千 联云聚车 ——“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进展与未来
中国汽车报网·2025-08-26 01:30

工作成效 - 协同发展方面 相关标准化机构 高校 研究机构 车企 科技公司 示范区平台公司等各类单位广泛参与 共同组织编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建设与应用参考指南》等文件 为推动试点城市互联互通 支撑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3] - 城市建设方面 20个试点城市(联合体)已建设智慧道路超过3000公里 智慧路口3500余个 边缘计算单元4700余套 各类感知设备3万余台 20个城市(联合体)均提出全域红绿灯联网 城市级云控基础平台建设等目标 支持城市级场景应用 [4] - 车企参与方面 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 创新中心联合12家国内外车企开展"车路云一体化"一致行动 推动场景功能统一标准开发和跨区域测试工作 并计划于今年10月在北京 重庆等地方开展规模验证 一汽 东风 长安等车企深度参与城市试点规划建设工作 构建新型的车-城融合关系 [4] - 场景探索方面 交通信号灯灯态信息与交通事件信息支持量产车型应用正在逐步成为共识 智慧出租 智慧公交 自主代客泊车 干线物流 城市物流 低速无人车 封闭场景等L4自动驾驶示范场景示范规模进一步扩大 市场参与者正积极推动商业化应用探索 [5] 试点城市发展特点 - 北京围绕高级别示范应用 在"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技术探索方面处于前列 [5] - 重庆结合城市交通需求 对全覆盖路侧基础设施赋能车辆提升智能驾驶能力进行建设与探索 [5] - 无锡结合地方研究优势 积极推动交通信号数据标准化研究和验证示范工作 [5] - 杭州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基础 赋能"车路云一体化"数据治理和上车应用 [5] - 上海 苏州等地积极推动数据应用方面探索 [5] - 鄂尔多斯结合场景需求 推动自动驾驶干线物流场景的探索 [5] - 广西凭祥浦寨口岸将"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无人驾驶集卡口岸跨境运输场景 实现24小时无人化通关运输 [6] - 杭州-桐乡-德清联合体 海口-三亚-琼海联合体两个联合体积极探索跨城市 跨地域的互联互通与协同 [7] 标准化工作进展 - 创新联盟牵头联合汽车 通信 公安 测绘 住建 交通等跨行业标准化组织及研究机构 形成《推荐标准清单》 推动构建科学合理 协调兼容的"车路云一体化"标准体系 [7] - 《推荐标准清单》发布以来得到各城市广泛关注并在试点工作中积极采信 有效推动跨城市的标准统一 [8] - 创新联盟通过对各城市在试点建设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标准缺失问题 积极联合标委会 组织相关单位 同步开展标准立项与研究工作 [8] 场景创新与商业模式 - 城市基于实际应用需求规划场景建设 如大力推进信号灯与交通事件信息上车 实现绿波通行车速建议 闯红灯预警等功能 [8] - 部分城市加强基于城市级云控基础平台 实现对具备辅助驾驶功能车辆的感知增强 协同决策规划与控制等网联赋能场景规划 [8] - 试点城市通过明确"车路云一体化"体系相关主体及其相互信息/数据流转关系 设计具备价值交换的商业化运营路径 [8] - 基于城市级云控基础平台可实现交通基础设施资源与交通数据跨域共用的特征 将支持面向车辆出行安全高效 城市交通智慧化管理与数据要素流通等应用 [9] - 部分试点城市提出由政府牵头 联合头部生态伙伴一同投入 以共建多赢方案推进"车路云一体化" [9] 未来发展趋势 - 各城市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对功能场景与产业应用的成功探索 将快速辐射至其他应用试点城市与产业 加速"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应用的形成 [10] - 试点城市需要坚持统一架构和标准一致 保障可互联互通 以需求为驱动加强城市级云控基础平台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加强应用环境建设 [11] - 创新联盟正在从产业研究 标准研究和验证 场景落地应用等方面开展工作 推动行业共识 加速试点工作落地 [11]